傅學賢一聽曾水源的話,頓時大喜!不過繼而,反應過來,這曾水源竟然將自己拋在一邊,直接說什麼“水源帶領大家投效南王”的話。
他連忙搶過話道:“既然如此,本侯這就為大家引薦下,這位小兄弟,大家可能不認識,原本是天國牌尾童子營裡的童子軍,範汝增,如今已經是南王的得力臂膀,掌管軍機情報之事。”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更加是雙眼放光:兩年前,還只是牌尾的童子軍,連普通聖兵都不是,如今便已成為掌管軍機情報的主官,地位顯赫,這,南王得有多缺人啊,像自己這樣的廣西老兄弟,投奔南王,必定重用了!
曾水源卻深深地看了眼範汝增,他沒想到這名不起眼的少年,竟然是南王的心腹之人。他曾經給東王擔任過東殿簿書,清楚掌管軍機情報是怎樣的位置。
這樣一想,既然自己決定了要投靠南王,還得和這名少年搞好關係才行。於是,曾水源朝範汝增拱拱手,道:“原來是範兄弟,都是自家人,還請範兄弟以後多多照顧。”
“曾丞相過獎了!曾丞相能這樣決定,小弟很是欣喜。小弟這就聯絡聖王,向他稟報喜訊,同時也好安排接應大家。對了,不知曾丞相打算如何投效聖王?”範汝增趁熱打鐵,問起了投效的具體方案和時間了。
曾水源想著既然已經決定了,就索性乾脆些,一咬牙,道:“範兄弟,不如由我們一起上書稟報南王,奏明我安慶太平軍將士歸順之事,請求南王派兵前來壓陣。具體如何投效,還需聽南王的示下。在此之前,我作為安慶太平軍的主將,天國的天官又正丞相,代表東殿將士正式宣佈歸順南王,聽從南王命令!”
範汝增聞言大喜。
安慶作為安幑的省府治所,又是太平天國西征軍的中心,歸順聖國後,太平聖國便掌握長江以北的一個橋頭堡。而且,安慶府四周,都是糧食主產地,魚米蠶桑之鄉,聖國擁有這塊土地,將會更加強大幾分。
最關鍵的是,駐守在安慶城及四周的這些東殿將士,多大數萬,這些人,都是這兩年來招募的精銳太平兵,與清妖作戰多次,戰力勇悍。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聖國的中華討虜軍,將會更加強大,殺滅清妖,推翻滿清朝廷也更加接近一分。
曾水源忽道:“水源先趁天京變亂之事剛傳到安慶,安慶府下的郊縣和黃州府那邊還有可能沒收到訊息,先將這些將領調來安慶,再派可靠之人前去接防。這裡面,最麻煩的還是駐守黃州府的國宗韋俊和駐守九江城的殿右八指揮張子朋,此二人均是北賊韋昌輝的親信,只怕會提早接到訊息,說不定已經開始謀劃剪除我等東殿部屬。”
範汝增點點頭,曾水源所說的不錯。
換了自己是韋昌輝,在剷除東王府後,自然不但要將在外的東殿將領斬殺,還要儘快將所帶的部屬吞併。
傅學賢雖然不大會打仗,但對陰人卻很在行。他插嘴道:“黃州府距離天京較遠,就算是收到天京的訊息,也應該還沒傳開。既如此,曾丞相作為西征軍的主將,便立即下令,命韋俊率領手下部屬緊急攻打旁邊的羅田、麻城等地,趕在安慶宣佈歸順南王的訊息公開之前,將他們調開。而後派就近的可靠之人接管黃州府城防務,統領城內的東殿軍士,正式投靠南王。至於唐正才,此人深受東王大恩,應當會聽從東王遺命,歸順南王。”
“至於九江的張子朋,以商議軍情的藉口,命其單獨來安慶。若是其來了,就此拿下將之斬除;若是沒來,便以其不聽軍令為由,撤銷其九江守將之職,命九江城內的其他東殿將士將其捉拿。”
傅學賢的計策甚毒,不過用在此刻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