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父子三人在深山中轉悠了四五個多時辰,一無所獲,只是在一處深谷底下找到一大片長著潔白鮮豔的菊花,還有點點野菜。
石有糧和石有布便歡喜地將野菜連根挖起,順手還採了些菊花。
三人回到石家寨,已經大半個下午了。剛進寨裡,卻發覺寨子裡比平常熱鬧了許多。
找同寨的族人一打聽,才得知,今天上午,州衙的大官,從州里運來大批糧食送到鎮裡,緊接著下午,鎮裡又將糧食運到了下面村寨。現在已經輪到石家寨,等下,鎮裡的鎮長和賬房、典庫、警師等官員,便會將救濟糧發到眾位石家寨各家家中。
“什麼?新的官府,還會管這事?”石富貴張大嘴巴,想起先前的《聖國田畝制度》,莫非,這個叫聖國的新官府,還真的是為我們蒼蒼小民著想?
接下來,整個石家寨喜氣洋洋。幾匹騾子拉著幾輛大車,運著滿滿幾車糧食,進了石家寨。
分救濟糧是由駝盧鎮新任鎮長主持的,他是一名二十來歲的讀書人,石有布認識新任鎮長,叫黃甲第,是州城的一名秀才,聽說後來去廣州參加了科舉,一去便是二三個月,最近才回到左州,沒想到,便成了駝盧鎮的鎮長。
黃甲第少了幾分秀才的懦弱,跳上一輛糧車,站在堆得高高的裝滿糧食的麻袋上,開口喊道:“眾位石家寨的鄉親們,我是黃甲第,前日出任聖國廣西太平府左州駝盧鎮的鎮長,也是駝盧鎮的第一任鎮長。受聖王、太平府梁知府、左州黃州長委託,我今日來石家寨放糧賑災。”
“聖王得知咱們遭受蝗災的訊息後,十分關心,徹夜難眠。他老人家連忙花錢,從洋人那裡買了一大批糧食,千里迢迢運到了左州。首先,我代聖王向受災的石家寨百姓,表示誠摯的慰問。”看下面百姓都眼巴巴地盯著糧食,黃甲第也不多廢話,直接喊道:“下面,便由鎮裡的賬房和典庫負責發放救災糧食,每家都有,鎮裡有你們各家的人口名單,所以,大家不用急,都有。”
眾人耐著性子,著急等待著。
“石老三,一家五口,本次遭災一般,發放無償救濟米100斤,有償救濟米50斤。石老三,誰是石老三?過來按手印認領吧。”一名手持算盤,拿著賬本的中年人開口喊道。眾人一看,卻是黃元亮,原本鎮上的一家雜貨鋪掌櫃,如今卻關了雜貨鋪,當起了鎮裡的賬房先生。
村頭的一戶叫石老三的人上前,鎮上的典庫早將一大一小兩袋稻穀準備好,石老三先將兩袋糧食扛過來,摟在懷裡,然後問道:“什麼是有償救濟糧?還的時候,谷息是多少?”
黃元亮拍了下自己的腦袋,自言自語道:“瞧我給忘記已經換了個寨子,又得重新好好解釋下才行。”
當下朗聲道:“各位鄉親,上面定下的標準,一般遭災,每人發放無償救濟米20斤,這個是聖王王府白送給大家的,保命糧食。家裡餓死過人,就算是重度遭災了,每人發放無償救濟糧米25斤。另外,還有個有償救濟糧,按每人出工一月得10斤的標準,這個領了,卻需要每家壯勞力出工為村寨、鎮上或州里出工才行。當然,明年後年如果年成好,大家上交給聖王王府的糧稅,可以多交點,把聖王的恩情還上。”
“聖王的恩情大如天,老三一定會還!這位老爺,出工,是當僱工嗎?”石老三繼續問道。眾人也都關心地盯著黃元亮。
黃元亮笑著搖搖頭,解釋道:“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其實這個出工也是為你們自己好。主要便是按照州里、鎮上的安排,將你們集中組織起來消滅蝗蟲,減輕蝗災,重新種下禾苗,恢復莊稼,還有興修水利設施等。”
原來是這樣!石老三痛快地在黃元亮的賬本上的收糧人一欄上按下自己的大拇指印。
接著又是幾戶,都紛紛高興的領了糧食,按下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