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再細看標題下面,還有一行類似後世編制按的一行小字:“總編評論:清妖官場黑暗,人人熟知,但如此黑幕重重,烏煙瘴氣,徇私舞弊,屠害忠良,有天無日,卻也讓筆者為之一嘆!南漕北賑,必貪之地,此言不虛!”
“混賬!什麼狗屁總編,胡言亂語,這是汙衊,簡直是惡狗亂吠!”一看見這行所謂的“總編評論”裡的言辭,咸豐出離憤怒了。
他甚至能想象出,一個留著頭髮的長毛,束著手,搖頭晃腦地在評論大清官場的黑暗,嘴裡還不時發出嘖嘖地感嘆聲,赤裸裸地蔑視。
“哼!朕倒要看看,是什麼讓你一個逆賊的狗屁總編,如此惡毒地亂吠朕的大清朝廷!”咸豐幾乎是咬著牙齒,惡狠狠地捏緊手中的報紙,朝下繼續看起來。
心中還憤憤地想著:總有一天,朕要將這些逆賊全部押來京師,在東城菜市口遊街後再斬首示眾。不,斬首太便宜逆賊了,要凌遲方解朕的心頭之怒!
只見報紙的下面,繼續寫著:“時值蝗災,菏南開封府蝗災嚴重的滎陽縣,來了位清妖朝廷的正五品官員,刑科右給事中李炎昌,卻是核查開封滎陽的賑災之事。清妖共撥付各地賑災白銀80萬兩,開封府分得白銀8萬五千兩,米麥400石,而滎陽縣本應分得賑災銀一萬三千兩,米麥七十五石。”
“然,李炎昌透過縣城內的多方走訪查問,獲知滎陽縣實際賑災13石米,全部用來煮賑災粥供災民吃食。餘者不知所蹤。”
“李炎昌又徑自到滎陽鄉野間察看,發現蝗災依舊,災民就草根樹皮而食,渾然不知清妖朝廷的賑災救濟。於是,氣憤之極的李炎昌,當街吐露對當地官府的不滿。不料竟為官府所知,行蹤敗露。”
“之後,………李炎昌自縊身亡。”
看到這裡,咸豐緊了緊拳頭,額頭青筋畢現。他耐著性子,繼續往下看。
“李炎昌的叔叔李士黃,懷疑李炎昌是被人害死。但他找到李炎昌的兩名隨從後不久,兩名隨從便不巧而巧地雙雙在街頭和人鬥毆而死。諸位看官,你們卻說巧是不巧?”
咸豐不由低聲罵道:“白痴!明顯是被人安排滅口了。”話剛出口,不由醒悟,這報紙的執筆人,顯然是在嘲諷大清官場呢。
偏偏這滅口的藉口和安排,再蠢的人也看出來了。咸豐不由胸中怒火焚燒起來,竟然被粵賊笑話了!
再一路往下看,當看到都察院對李炎昌的屍體進行再次檢驗卻正常,執筆人懷疑檢驗的只是被掉了包的屍體時,咸豐又驚又懼,喃喃地道:“不可能吧,胡亂猜測。朕的大清怎麼可能混到到這種地步。”
但偏偏他的腦袋中卻深深植入了就是掉包的概念,不由連忙趕跑這瘋狂的念頭,看往後面,李士黃身陷囹圄,沒多久也“病死”了的時候,咸豐簡直要瘋掉,連連搖頭道:“巧合,只是巧合,這李士黃年紀大了,熬不住坐牢辛苦病死也正常。”
再接下來,當咸豐看到李炎昌妻子將丈夫遺屍運回家鄉,請來縣裡仵作一查,斷定李炎昌是被人害死時候,咸豐帝終於臉色大變,拍案而起:混賬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