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甜頭,勤奮尤浪漓,也沒再打漁了,一心意侍弄著家裡的五畝地。
他早在開春不久,便和村裡的另外幾人一道,一起播好了秧苗,用木桶培植著。
麥子一收割完,便翻耕麥田,灌溉成水田,迅速種上早就培育好的水稻秧苗。
廣西溼熱的天氣,讓早水稻長勢很快,轉眼到了陰曆7月,這批水稻又到了收穫季節。這回,尤家5畝水田,又收穫了近14石稻穀。這回不用再交糧稅了,一年交稅每畝一石,剩下的都是尤家自己的。
14石稻穀啊,摺合銀子,便是二十來兩。尤浪漓說給尤母聽時,尤母緊緊地抓住尤浪漓的手,瘦弱的手指,不知為何竟讓尤浪漓都覺得手臂有些生疼。
尤母不敢相信,以為尤浪漓是在騙她。儘管尤浪漓解釋,《聖國田畝制度》實施,將地主老財的田地,分給了大家,自己尤家也分到了5畝地,種除了這麼多的糧食,尤母才將信將疑。
直到尤浪漓牽著尤母,來到自家穀倉,摸了摸倉裡的糧食時,尤母才徹底相信,老淚縱橫:感謝聖國救了尤家三口!感謝聖王!
第二天,尤母還沉浸在家中有如此多糧食的巨大幸福中時,忽然有人敲門。
尤浪漓開啟門,卻是四嬸,找上門來。原來是尤浪漓介紹媳婦來了。
四嬸道:“老姐姐,去年您家老大,本來不是想說丁家村的丁老二家的姑娘,昨天丁老二主動找到我,說了大堆好話,讓我到您家來說和說和。您看?”四嬸同樣是合不攏嘴,她家也分了三畝田,也收穫不少糧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尤母眼睛雖瞎,心卻透亮得很:“四嬸啊,是不是就是去年,說寧願將閨女嫁給五十歲的李老財做小妾的那個丁老二啊?是他的話,就算了,我們尤家可高攀不起他們丁家。”
“老姐姐說得好!那我就回掉他!這個死丁老二,也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你們尤家,一年能收穫三十多石糧食,便急衝衝地後著臉皮來求我。”四嬸喝了口水,接著道:“我就知道您會回絕他們,不提他了。還有一個,卻是要麻煩老姐姐好好考慮考慮。便是我孃家的那個遠房侄女,還等著您家老大呢。”
“哎,是不是那位面板黑,腰身粗,屁股大的張家姑娘啊?她還沒嫁出去啊?”尤母撇撇嘴,不容質疑地回絕道:“她還是算了,我家大兒不喜歡太黑的。”
四嬸的主動來提親,讓尤母頓時有了底氣。她準備,好好替兒子物色個滿意的兒媳。
“漓兒,到底你是什麼意見?正好四嬸在這裡,跟她說說,讓她幫忙張羅。”尤母道。
尤浪漓搖搖頭,木然道:“娘,我沒意見。你看著辦吧。”說完,嘆口氣,走到一邊去了。
四嬸關切地看著尤浪漓,對尤母道:“你家老大,還是沒從馬家姑娘那裡走出來。聽說,馬家二姑娘的公公臨桂縣縣丞,在聖軍一攻破桂林,便被抓了起來,如今雖然放了出來,但被抄了家產,如今卻是生活困苦了,連帶著馬家二姑娘肯定也沒好日子過。倒是馬家三姑娘,如今到了出嫁的年紀了,聽說長的跟她兩個姐姐有幾分相似,而且還要漂亮幾分。”
尤母一聽,大膽的念頭冒了出來。
“四嬸,你再去馬家一趟,這回,你給我家老大,向馬元山的三女兒提親,看馬元山答不答應。”
“啥?!馬元山,他會答應才怪呢。不過,我給您去試試吧。”四嬸雖然覺得成功率不大,但還是答應去試試。
第二天,四嬸便來到隔壁馬家村,找到馬元山,一提來意,沒想到,馬元山竟然一口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