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玉成領著甲三師在湘鄉境內四處掃蕩的時候,一身英姿颯爽的蘇三娘,卻領著甲七師將士,從新佔的寶慶府治所邵陽出發,分路進軍四周。
命令二個團近三千人,留守寶慶府境內,四處攻略掃蕩武岡和新寧等鄉下之地,其餘的四個主力團,由她親自率領,北上,攻佔新化、安化之地。
蘇三孃的甲七師還沒有炮兵團和工兵團,因此,對於攻城,也頗為頭疼。
她率領近六千討虜軍將士,一路從寶慶府城乘船,沿資江兩岸水路並進,掃蕩到新化縣城,而後,將新化縣團團圍住。
本來換成別的小縣,貪生怕死的知縣早就會逃至鄉下躲起來,但新化不一樣。新化城內有一幫團練,作戰勇猛,縣令依仗著這幫團練,決心牢守縣城。
而這幫團練,卻是由新化籍舉人鄒漢勳組建,一共八百餘人。鄒漢勳的弟弟鄒漢章原本是江忠源部將,後因曾國藩邀請,遂改名為鄒壽章,卻在嶽州的湘勇水師任第五六營哨官。鄒漢勳透過各種關係,從官府買了些鳥槍和火藥,日夜訓練,倒也有幾分模樣。
不過,他還是小瞧了討虜軍的實力,哪怕沒有攜帶火炮,但一直以來的攻城傳統,傳自太平軍的手藝還沒落下,那便是地穴之法。
花了兩天時間,甲七師神不知鬼不覺地從城外二里多的樹林裡,挖地道到新寧縣城西南側城牆下,再用二口棺材裝滿炸藥,將引線弄得老長,點燃,人跑出地洞後,只聽見轟隆一聲巨響,整個新寧城被驚動,城西南側城牆被炸塌。蘇三娘一馬當先,率領討虜軍蜂擁衝入城內,與聞訊而來的團練廝殺在一起。
但區區不到千人的團練,哪是數千討虜軍的敵手,就算加上新化縣城內的數百城防汛兵,也是不起什麼作用。很快,看似經過數月訓練的團練,真的遇到久經戰事的討虜軍,立馬被殺的潰不成軍,四散奔逃。
領頭的團總鄒漢勳,卻被討虜軍俘虜起來,押送到蘇三娘面前。
若是換了以前,這個倒黴的鄒漢勳早被蘇三娘一聲令下,直接咔嚓掉了。不過,鄒漢勳又是幸運的。他碰到了剛從廣州趕回來便出征,滿懷思念馮雲山的蘇三娘。
於是,在得知這個鄒漢勳不但是個舉人,並且還是有名的大學問家,還會以經緯之法測繪地圖,蘇三娘雖然不清楚這個到底是什麼,不過,她知道,聖王一定清楚。加上她正好又想派人探探馮雲山對自己的態度了,於是,她便命一個班的將士,押解著鄒漢勳,趕往廣州,將這個鄒漢勳交給聖王處置。
然後,蘇三娘心滿意足地將新化城中一干縣衙、官倉全部抄沒,便繼續率軍北行至白溪市鎮,然後棄船抄近路,攻向安化縣城。
安化縣令早在討虜軍攻佔新化縣城時便收拾好細軟,早在兩天前便掛印而去,不知道是逃回老家了,還是隱姓埋名逃往他鄉,總之不見人影了。縣令一去,守城的汛兵更是無心戰事,倒也光棍,直接開門迎接討虜軍入城。
而後,蘇三娘接到甲三師長陳玉成的來信,要求甲七師儘快趕至湘潭,齊聚兵力,準備圍攻長沙。
而另一邊,梁立泰率領甲四師已經輕鬆佔領攸縣和衡山縣城,而後,顧不得歇息,又率領甲四師將士前往醴陵縣境。醴陵先前被天地會眾一鬧,早就沒了多少兵力,城內的守軍,自是望風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