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昆也是黑心,也不管是什麼礦,全部開採,儲存起來,積累了一大堆礦料。當然,他主要側重硫磺礦、銅礦、鐵礦和鉛鋅礦的開採,硫磺和鐵礦自然是為了生產火藥和鋼鐵等,銅礦和鉛鋅礦卻純粹是為了錢財。
銅礦鉛鋅礦中伴隨著金、銀,開採出來還進行了提煉,百餘天時間,便獲得赤金二百餘兩,白銀三千餘兩,銅六萬多斤。黃玉昆將這些礦產全部衝入聖庫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還是因為後面兩個月,採礦的俘虜都被拉去修路的緣故,若是俘虜全部用來採礦,只怕還會有更多的出產。
而冶煉出來的很多鋅塊,卻不知道如何處理。
看完黃玉昆的信報,馮雲山心中猶如灌了蜜糖。
這些工場、礦場,都是他在桂陽一帶忙活一個多月的結果,如今有了產出,就好像自己餵養的孩子長大成人,能掙錢了,這種感覺,無比的暢快。
桂陽那邊是山區,交通不便,要想將鋼鐵和礦物產品運到廣州來,還得再想想辦法。這還是礦產,不是礦石。各種礦石,都在桂陽礦洞附近提煉成產品,然後再運輸。
想到這裡,馮雲山開啟地圖,再一次看了看已經滾熟在心的兩廣和湘南一帶地形。
這時候,劉勝邦進來稟報,說是伍崇曜有要是請示聖王。
說起伍崇曜,原本給他個職同總制的聖軍副總典買辦之職,再後來又命他任南洋公司總經理,眼下聖軍已改為討虜軍,原本聖軍聖國這種軍隊和政權不分的,眼下,馮雲山也準備慢慢分開。不過,這一切都要等兩廣徹底佔領之後再說。
“崇曜!正好,你過來看看這裡。”馮雲山恰好在思索貨物運輸的事情,見劉勝邦將伍崇曜領進來,便輕笑道:“以前你們怡和洋行有沒有大批次運貨至湖廣一帶?行路艱難嗎?”
“聖王,原來洋行都是外地客商前來入貨,自行販運貨物。不過,據伍某瞭解,他們多半選擇走水路。我記得有個衡州府的客商,只帶了十來個夥計,買了很多佛山的鐵器,重達上萬斤。後來他僱了二艘大船從廣州出發,沿著北江逆流而上,到了韶州府後,換成六艘小船,沿武江到了樂昌城,再往上便無法走水路了。再卸船裝上牛車,一路走官道嶺南,進入糊南境內,經宜章、郴州到達衡州府。”
伍崇曜張口就來,顯然對那些客商的行商路線很是熟悉。
馮雲山跟隨他在地圖上的指點,找到武江位置。忽然,他注意到,自己上次讓左宗棠派人去尋訪的大寶山鐵礦及曲仁煤礦,不知道具體尋訪到了沒有。但根據自己的印象,就在這一塊。
馮雲山將兩處礦藏大致位置在地圖上又標了出來,一看,離武江大概只有二三十多里,喜道:“崇曜,你說的這個武江在韶州府下游可以通航上萬斤的大船?是過了韶州府後才只能通航幾千斤船隻?”
“聖王,豐水季節樂昌以下的河段,都能行二三萬斤木船。但枯水季節,估計只能幾千斤船隻了,不過若是能組織民夫清理下河道,便能通航更大些的船隻!至於韶州以下的武江河段,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幾萬斤大船。廣州地區的木頭,便有一大半是從樂昌四周透過武江運抵廣州。”
“那太好了!崇曜,如今南洋公司成立,除了與洋人做生意外,還得多做些其他營生,否則,錢都積壓,便失去作用了。依本王看,南洋公司購買些木船,在這武江之上,開辦家水上的船行,專門從事水上航運生意,應該不錯。”馮雲山其實是想著大寶山鐵礦和曲仁煤礦如何運輸的事情,煤礦運到鐵礦附近,然後就近在鐵礦處建立鋼鐵廠,這樣是最為合理的。
伍崇曜連忙應允下來!看到馮雲山在兩處地方各畫了個圈,他心中一動,指著標註的大寶山鐵礦旁邊問道:“聖王知道此處有處銅礦?”
“此處黃銅礦,十餘年前便有韶州客商邀約我伍家一道開礦,但去那一看,卻是銅硫混礦,埋得很深,開採困難,無法謀利,因此此礦後來廢棄了。”伍崇曜有些惋惜地說道。(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