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這個天國不太平> 第七十六章 攻略韶州府(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六章 攻略韶州府(一) (1 / 2)

感謝愛看喜歡的書,滅澂瘸驢,浸信會三位大大的打賞!非常謝謝!

………………

就在譚紹光與尹尚英等人,在連江上乘坐竹排前往陽山之時,隔著嶺南叢山,二百餘里外的武江上,同樣有一隊人馬,乘坐一樣的竹排,順流而下,前往韶州府樂昌縣境。正是太平聖軍攻取兩廣的東路軍主力,羅大綱為主將,陳玉成為副將,聖一軍和聖四軍兩部兵馬,近二萬名聖軍將士,艱難地行軍。

韶州府可不比湘南和廣西等地偏遠州縣,乃是廣東的北大門,是北方和長江流域與嶺南沿海之間最為重要的陸路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險要。因此,隨軍參畫的左宗棠早就跟聖王馮雲山提出,清軍在韶州府駐有重兵,且關隘城防險固,建議多攜帶火炮等重型火器,方可攻克。

左宗棠主動提出隨軍參贊,馮雲山知道他擅於戰場臨時的軍事謀劃,便同意下來,交代羅大綱和陳玉成兩人多聽取他的意見。至於對左宗棠個人,馮雲山知道,左宗棠最是顧家之人,妻妾兒女皆在太平聖軍之中,絕不可能做出有損聖軍之事,倒是可以放心。

羅大綱和陳玉成見聖王平素便重視這位左先生,加之這左先生雖平時性子孤傲冷漠,但確實是有才之人,便都敬讓幾分,悉心聽從其意見。

這便苦了一萬五千名聖軍將士和隨行的五千輔助牌尾。上千輛輜重車,載重的四百餘門大小火炮,五千擔稻米,還有火藥、軍器、炮子彈丸等數不勝數。嶺南一帶崇山峻嶺,最是難行,左宗棠和羅大綱都傾向走水路。

宜章南邊的坪石,雖已是樂昌境內,但距離宜章很近。坪石本駐紮有幾十名滿清地方汛兵,早在宜章城被太平聖軍攻下後,這些汛兵便早已逃散。太平聖軍便不費力氣地佔了坪石汛。

在坪石搜尋製作竹排花了一天半,爾後,光是從木輪車上卸下輜重,搬到竹排上捆綁固定,便又花了二天時間。

即便如此,在這武水上游,水面窄淺之地,竹排亦承載不了太多重物,且遇到礁石淺灘,便擱淺堵塞,羅大綱命三千聖兵成立應急隊,沿江巡迴奔走,哪裡竹排擱淺,便至哪裡,用人力抬拉的手段,好不容易過了數十里。

這天,太平聖軍剛過武水的長灘渡,水流開始更加湍急起來。水面只能並排放兩隻竹排,導致竹排擠滿水面,延綿八九里長。

左宗棠忽道:“羅檢點,眼下這水面狹窄,水流又急,我聖軍行軍隊伍越拉越長,已綿延十餘里,乃是行軍大忌!且左某查了下地圖,再往下七八里便是有名的樂昌峽,此地乃異常險要之處,左某擔心清軍在此處設伏,待我軍過了一半再行攻擊,必會讓聖軍損失慘重。我建議暫停水路進軍,派數百兵士沿河段山林前行,先行攻佔此處,再放竹排行軍。”

羅大綱深以為然,他其實也覺這樣講隊伍拉得太長,首尾不能兼顧,便道:“虧得左先生提醒。羅某這就按你說的去下達命令。”說完命令聖一軍軍帥陳天仕率一千五百聖一軍將士沿河兩岸搜尋,搶佔險要的樂昌峽,再派數百將士往前開路,避免大部隊被伏擊。其餘將士就地休息,等候訊息。

武水上游的兩岸,灌木荊條叢生,無路可走,陳天仕命令二百將士輪流手持砍刀斬除雜樹,劈開一條一人寬的小路。

四個多時辰後,陳天仕等人來到一處河道急轉之處,這裡水流異常的湍急,河邊兩岸逐漸高了起來,慢慢地已是懸崖峭壁。

想必這便是樂昌峽了,真是險峻之地!陳天仕正感嘆著,突然,幾聲炮響,河岸峽谷之上,大隊人馬殺出,正是一群清兵。當時居高臨下,土炮、鳥槍、滾石、弓箭齊發。

陳天仕連忙大喊:“小心躲避!有清妖埋伏,往後撤!”帶領眾人連忙沿河往後撤退。

但清妖在河岸的兩邊高地上,朝峽谷中河道的太平聖軍射擊最是容易不過,佔據如此有利地形,豈會輕易放過,便急忙射殺,帶陳天仕等人退回武水上游,也不追趕,仍埋伏在懸崖上,竟是要死守峽谷的模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