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這個天國不太平> 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 (1 / 2)

羅大綱留了一千餘名將士在城外,打掃郴州兵駐營的繳獲,又命河對面的六百聖兵,將看管的一千三百多名郴州兵俘虜,隨後押入城中看守。他自己則親率聖一軍另外二千三百餘聖兵,在石煥之和疑勇營的引領下,進入寧遠城,接收寧1遠縣令的投降。

至於那個總兵孫應照,昨夜好不容易在親衛的護衛下,吊繩下城逃走,卻被巡夜的聖軍探哨發現,俘虜關押了起來。

寧遠知縣是個信佛的老頭,早已不縣衙政事。對於這種昏庸的地方狗官,羅大綱甚是討厭,沒有正眼瞧過一眼。

要不是聖王說過,以後對於背叛滿清的漢族官員,哪怕昏庸,也要好臉相迎,除了罪大惡極必須嚴加懲處以安撫百姓外,其餘人等,都要千金買馬骨般,拉攏過來。日後,再慢慢處理。

羅大綱沒有那麼多歪心思去對待這個糟老頭,他心思早放在縣衙和官庫裡。

沒有讓他失望,寧遠是個難得的大山中的丘陵富饒之地,知縣信佛,雖然也貪墨,但並不嚴重。

聖軍單從銀庫便發現庫銀二萬四千餘兩,讓帶路的疑勇營兄弟憤憤不平:讓你平時摳門得緊,管的死死的,一點銀子都不願發給疑勇營兄弟們,現在便宜反賊,哦不對,聖軍了!

其餘稻米、食鹽、官布等物也是官倉中大有儲存,竟是比攻破道州城繳獲的還多。

大概由於寧遠自古習武成風,加上有疑勇營等團練在境內,刀矛之類堆滿武器庫。還有當初石煥章託寧遠知縣從廣東購買的5門沖天炮,尚未使用,也成了聖軍繳獲。其餘鳥槍五百杆,火藥兩萬多斤,彈凡上萬粒顆,讓羅大綱滿面笑容,心裡樂開了花。

正當羅大綱在寧1遠縣庫欣賞繳獲時,親衛來報,道州來的援軍已經到了寧遠城外,是林鳳祥和李開芳率領的六千聖軍將士,已經領他們在城北紮下營帳了。

羅大綱大喜,林鳳祥和李開芳帶著聖二軍、聖三軍來了,正好讓他們瞧瞧羅某的聖一軍攻下的寧遠城,再看看這些繳獲,讓他們眼羨一番!不過,這個時候自己不能急著去見他們,好似顯得自己故意炫耀一樣。

林鳳祥和李開芳在道州時就聽說寧遠城牆高厚,想起羅大綱的聖一軍並未攜帶大型火器,便從道州帶了大小近六十門各類火炮,加上官道年久失修,行軍甚是緩慢。

未曾想,還未到寧遠城,卻聽路上碰到的探哨說,不單是清妖孫應照的郴州兵被他們全殲,連寧遠城都被他們輕鬆拿下。不由大悔,早知道,還費勁力氣地拉什麼火炮,直接急行軍,有個一天半也能趕到寧遠城了,還能搶點功勞和繳獲。不行,功勞沒沾著,繳獲怎麼也得分點才行!

二人讓手下安排大軍紮營之事,自己卻在親衛的簇擁下,進了寧遠城,準備尋一地方吃了中飯,便找羅大綱哭可憐來了。

羅大綱匆匆吃了午飯,城外河對面的原郴州兵營帳裡的繳獲也清理出來了。也幸虧那幫郴州兵投降的快,讓聖軍能及時將將著火的營帳撲滅,裡面的一些東西才沒有被燒燬多少。

郴州兵營中,共搜獲庫銀一萬八千兩餉銀,另外一些金銀珠寶首飾之類的有十餘箱,想必是從郴州一路自村寨百姓處搶奪過來的,倒便宜了太平聖軍。

另外糧食二百餘擔,鳥槍八百來杆,最讓羅大綱激動的是,郴州兵營中居然藏有4門六百斤的神威將軍炮和2門上千斤的鐵芯銅炮,這可是攻城的大殺器,孫應照將它們帶去道州,想必是準備用它們來攻城的打算。

另外一些刀矛之類的冷兵器,羅大綱已沒什麼感覺。最後的五萬斤火藥和七十餘枚炮子倒讓他又是一陣狂喜,這麼多火藥,火藥短缺的問題暫時不用愁了。當初,太平軍在永安城被圍困,彈盡之際,還是大綱帶兵攻破東路姑蘇衝清軍防線,並繳獲清兵的火藥,太平軍中才有火藥作戰,才能突圍出去。從那時開始,羅大綱就一直認為火藥是最寶貴的東西,沒有火藥,鳥槍和火炮都成了廢鐵,連棍棒都不如,所以,羅大綱對繳獲的火藥,看管得非常嚴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