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的二千五百餘人,則埋伏在河谷南側出口處,手持刀叉矛棒,躲在樹叢裡。任前方槍炮聲響起,卻紋絲不動。此部分兵力由水一總制蘇三娘和聖三軍軍帥何賤苟二人帶領,二人得到土官正將軍林鳳祥的交代,不可提前出擊,務必等到清軍潰敗逃竄,經過河谷出口時,再迅速殺出。
.............................
清軍經過一陣慌亂,已經穩住陣腳。在傷亡了三百餘人後,作戰經驗豐富的劉長清已經開始組織有效的反擊!趁太平聖軍槍炮稀疏的空當,他親自領著五百餘名炮手,架設火炮朝樹叢中冒青煙的密集處轟擊。
十五門鐵鑄子母炮一字排開,炮的尾部裝有木柄,柄的後部向下彎曲,並以鐵線聯於炮架。此炮長約一人身高,僅重一百餘斤,死去的烏蘭泰對火器頗有研究,將之裝備在四足木架上,木架安有鐵輪,可推可抬。清軍這些炮手們比鳥槍手訓練有素得多,熟練地將子炮放入母炮後腹開口處,用鐵閂固定,然後點燃子炮,彈頭從母炮口飛出,射向旁邊山樑上的太平聖軍。一時間,清軍炮火激烈,太平聖軍已有數十人被炸死,百餘人受傷。
而劉長清手下的一個遊擊將軍,帶領一千多名貴州苗兵,手持硬木盾,防護著身後的鳥槍兵。
這一千來杆鳥槍和幾十杆抬槍,分成兩股火力,朝山上太平聖軍鳥槍手還擊。但鳥槍射程有限,加上山上樹木茂盛,倒沒給太平軍造成很大傷亡,但也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太平聖軍的火力。
那遊擊將軍見千餘杆鳥槍,開火的不過三四百餘杆,便一陣喝罵,揮著馬鞭朝鳥槍手們鞭打過來。
“龜孫子們,趕緊開火啊!給老子打,往死裡打!”
清軍兵勇,對於有膛炸危險的鳥槍,普遍不敢操作。士卒先是儘量避免當鳥槍兵,當了鳥槍手,則不願實彈訓練。一般清軍將領為安全起見,也很少進行實彈射擊。
對於鳥槍種比較原始的火槍,不但有膛炸危險,還百分之百地洩露火藥氣體,火星會濺落到手上、臉上。因此,清軍鳥槍手在發射時,皆牢記“閉眼、扭頭、縮脖子”這三大保身法寶。當然,如此以來,這樣的射擊方式能命中目標,可算是奇蹟了。
遊擊將軍見三名擠在一塊的鳥槍手,抖擻著裝好火藥彈凡,卻半天不見點燃火繩,不由大怒,奮力兩鞭過去。
不料,收回鞭子時鞭尾掃過旁邊正在開火的一名鳥槍手。這名鳥槍手擔心炸膛,憂心緊張著,正點燃火繩閉上雙眼等著槍響,卻被鞭尾一掃後脖子,嚇得猛地跳了提來,手中鳥槍隨之一晃,砰地一聲響起,炸膛了,彈凡朝側後面噴出,鳥槍手慘叫一聲捂住自己腦袋,便倒地翻滾。隨之倒地的還有後面不那麼幸運的遊擊將軍,他的臉上和大腿上都被鳥槍炸膛噴出的鐵珠擊中,也跟著在地上痛呼救命。
類似的,清軍鳥槍手中不斷有炸膛聖響起。這樣一來,本就提心吊膽的鳥槍手們,就更加不敢開槍了,只是裝模作樣,似急實緩地一直在充裝藥凡。一時間,槍聲逐漸慢了下來。加上指揮的遊擊將軍被抬到隱蔽處躲藏起來,清軍這一千餘杆鳥槍,發出的槍聲竟然還沒有太平聖軍那五百多杆鳥槍的槍聲密集。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