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連克兩縣上)
道州夜校中,菜油馬燈下,幾排搖頭晃腦跟著黃玉昆咬文識字的聖軍將士,卻不見羅大綱及聖一軍等人的身影。
原來,馮雲山瞭解到,湘南一帶,天地會眾諸多,經常有零星起義和佔山為王的會眾,若是能整合這些零星反清力量,對馮雲山的反清大業十分有利。
而羅大綱,原來做天地會首領時,經常往來廣西糊南交界一帶,交遊廣闊,桂林至道州附近幾縣諸多天地會眾皆耳聞他的名聲。
有此便利,馮雲山便派羅大綱領聖一軍,前往攻克道州南邊的江華、永明兩縣。
經過一番謀劃,羅大綱五月初七率兵出征。為了直接兵分兩路。他派聖一軍帥陸順德領二千人,沿永明河旁邊的官道,往永明縣城進發。自己則親率聖一軍剩餘的四千軍士,沿瀟水邊上的官道而上,攻打江華。
早在二三天前,他已從聖三軍借用道州天地會頭目何祿,讓其帶領一干天地會老兄弟先赴江華永明縣境聯絡會眾,只待太平聖軍一到,便奮起響應,一道攻進縣城。
道州通往江華的官道延伸在瑤山深處,當地天地會眾稱之為“大路”。道州的“大路”早在秦朝時期便已修建,寬約一米多,路面以青磚、河卵石、青石板等鋪設,並且五里一亭,十里一鋪。很難想象,在這瑤山之中,居然有這麼發達的道路交通。
歸功於平整的“大路”,聖一軍行軍速度很快。出兵的第二天,聖一軍前師已進入江華境內。
界牌嶺是一座不大不小的瑤山,位於道州和江華交界處。羅大綱打聽到,附近最大的天地會勢力,由周法貴、硃紅兩名頭目帶領,就在界牌嶺附近一帶活動。這次出兵,與其說是為攻佔江華、永明兩縣城而來,實際上不如說是順勢沿途收服各路天地會造反義軍,而這周法貴、硃紅一夥,就是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一支隊伍。
一名頭裹灰巾,矮粗精壯當地瑤民打扮的中年人,被牌刀手帶到羅大綱面前。卻原來是早在一旁守候,前來接應的何祿。
羅大綱讓部隊臨時駐紮在界牌嶺官道上,問道:“何兄弟路上辛苦,這界牌嶺的周法貴、硃紅等人可願意歸順我太平聖軍?”
何祿一臉尷尬,道:“回羅將軍,小弟無能,沒能勸動對方。大頭目周法貴其人陰狠跋扈,不願依附旁人,我去勸說,還差點被其扣下。倒是二頭目硃紅和下面幾個小頭目,似有意動,但都畏懼周法貴,不敢做主。”
“對方有多少人馬?落腳點在哪裡?”
“一共有一千四五百人,都是天地會兄弟,精壯善鬥之輩。就駐紮在前方不遠,叫楓樹寨的險要山寨。”
“傳令,由羅瓊樹羅師帥率百名牌刀手,陪同本將軍去那楓樹寨,會會這周朱二人!何兄弟,煩勞你前方帶路。”
“啊?將軍,使不得啊!”何祿一聽羅大綱只帶百名牌刀手,頓時急了,連忙阻止。自己是道州本地人,地位低,周法貴不會為難自己。但羅大綱可是金官副將軍,聖國高官,這萬一周法貴心起妄念,自己怎麼跟聖王和何軍帥交代?
“有何使不得?我羅某縱橫天地會時,他周法貴還不知道在哪裡呢?百人隨我前去足矣。”羅大綱豪氣如雲,揮揮手乾脆地讓何祿前方帶路。
楓樹寨是三面懸崖,石壁削立,高三十多丈,只有一面有緩坡可以通往寨上,坡中起伏,還有一股小山溪順山勢流下,山寨易守難攻。道州和江華官府幾次聯合想剿滅山寨,均被險要地勢所阻,無功而返。
羅大綱等人走過上寨陡坡,一路經過幾處哨崗,到達一處依險而建的大鐵閘門處,停下來一問,得知此閘門是山寨眾人修築的防禦工事,分為內外兩閘,此為外閘,閘上安了一門二千斤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