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年幼的方如南看在眼裡,也覺歡喜。
過往的宋氏終日在四房哭哭啼啼,而如今的宋氏,有時間便陪方如南溫書,或是陪女兒做些女紅。
莫非心死了,也不會如此。
但心思放在子女身上也並非壞事,看方槿玉和方如南臉上的神色,就知曉心中定然歡喜。
袁氏也逐漸能同宋氏走到一處去。
妯娌間,過往並無這樣那樣的走動,眼下反倒更像一家人來。
“嫂嫂,槿舒臨盆大約是什麼日子?”宋氏問。
說到方槿舒,袁氏眼中更柔和了些:“算日子是九月二十六,可前一胎生薇薇的時候,就提前二十餘日,眼下也不好說。不過畢竟生過薇薇了,倒也不至於慌亂,親家母待她也好,我尚可安心。”
袁氏口中屆是對樓氏的滿意。
宋氏有些羨慕。
她也希望槿玉能嫁個好人家,不求多富貴,只求夫家上下都能真心待她。
譬如樓氏對槿舒。
便是門當戶對,只要對女兒是好的,又何必在乎要用女兒的親事要討得什麼好處呢?
宋氏是想明白了。
宋氏莞爾:“槿柔呢,近來可有槿柔的訊息?”
方槿柔早年嫁去了懷洲。
夫家是做茶葉生意的商人,雖然門戶不高,日子卻也過得豐裕富足。早兩年,方槿柔還誕下了一對雙胞胎,一家人過得和和美美。
懷洲離京中遠,唯獨不便,不能像槿舒那般想起的時候就多走動些,只是三兩月才盼來一條訊息,剛喜過,又盼著下次。
袁氏兩個女兒,都算嫁得好的。
如今的宋氏,也想自己的女兒嫁的好。
問起方槿柔,袁氏臉上的笑容盡展:“前兩日還來信,說年關的時候會同金源方槿柔夫君)一道帶孩子來京中,和我們一道過年。”
宋氏驚訝,也替袁氏高興。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回趟孃家都難,而槿柔的夫家竟會陪她一道回京中過年,足見方槿柔在夫家活得多出彩。
袁氏這邊說,方槿桐和思南,槿玉幾人便圍了過來。
“二伯母,方才可是說槿柔姐姐和二姐夫會回京中過年?”方槿桐又驚又喜。
袁氏笑眯眯點頭:“信上是這般說。”
方槿桐歡呼雀躍:“上次我同如峰,思南去定州的時候,還聽大伯母說,年關想帶長房一家來京中,一起過個熱鬧年呢,二姐姐要是也回來,那家中就真熱鬧了!”
方槿玉也歡喜:“是啊,像小時候一樣。”
小時候,大伯父大伯母在京中,大哥,大姐,二姐都在家中,年關的時候,一家人圍在苑子裡看煙火,吃年夜飯,拿長輩給的紅包,記憶裡,全是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