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搬到晉州,家中的大事其實便開始由方如旭開始承擔。方如旭早前在晉州呆了段時日,對這裡熟悉,府中的小廝和丫鬟也都認他。晉州的産業和鋪子,也都是方如旭檢視。方世年雖是名義上的家主,如今的方家卻已經是方如旭在打理了。
方世年也落得清閑。
方家在晉州辦了族學。
方世年任教。
方家是國中百年的簪纓世家,書香門第,方家辦族學,方家旁支感恩戴德。
方世年早前在朝中,鮮有時間教導族中子弟,如今安心執教,竟覺是極有意思的事情。晉州不大,但聽說方家辦起了族學,城中的名門望族都想把家中的孩童送來,也沾一沾簪纓世家的氣息。
有教無類,說是族學,最終扮成了學堂。
卻造福一方。
臘月二十,學堂便開始休學,要正月十五後才會開學,方世年在家中清閑,方槿桐難得同爹爹下一局棋。
“爹,沈逸辰可有聯系你?”方槿桐明知可能是空歡喜,卻還是忍不住問。
方世年微頓,既而搖頭:“應是此時不方便來信到晉州,早前聽聞景王作亂,拿了朝中不少重臣的家眷做要挾,也鬧得一番風雲。沈逸辰這般做,也是對的。”
“嗯。”方槿桐落子。
大年二十七了,晉州不似京中,不會下雪。
年關還有三日,他會不會來?
方槿桐心有旁騖。
……
大年二十九,家中的年貨都置齊了。
如今方家四房都在一處,方家這一輩裡,只有鐘氏這一個兒媳。
便是鐘氏幫著袁氏主持中饋。
“大奶奶看看,這單子上的菜做年夜飯可好?”周媽請示。
袁氏在一旁吃茶。
鐘氏接過,仔細端詳一番,片刻才道:“二嬸嬸,將這位牛腩湯換成紅燒獅子頭可好?年年有餘,也算好兆頭。”
袁氏想了想,頷首道:“這個好。”
周媽也笑眯眯應好。
“旁的我看都好。”鐘氏將單子遞回給周媽:“辛苦周媽了。”
周媽笑得合不攏嘴。
袁氏感嘆:“不管如何,倒是去年年關最是熱鬧。”
鐘氏也想起去年來,沒想到這日子過得這般快。
自他們離京,都轉眼快一年了。
“可惜今年四嬸嬸他們要去成州,否則今年也同樣熱鬧。”鐘氏開口,袁氏便跟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