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老鐘打發掉之後,自己拿起相機,拍了一些照片。
“要留念?”言景時不知何時來到她身後。
“不是,我前期沒有拍照片,後期是需要補上的。”
雖說現在是電子時代,但不是人人都上網的,報紙跟雜志還是有人看的。
言景時靜靜的在旁邊等著。
楊初月以為他一會就離開了,可是等她連拍了好幾張,他都沒走,她不由得停下手頭的動作:“你不用等我的。”
不然他晚上又要加班了。
“沒事,這麼點時間還是有的。”言景時目光綿長而悠遠。
楊初月害怕沉溺在裡面,趕緊移開了目光。
言景時的存在感極強,就算他什麼都沒做,沒說,楊初月還是沒法忽略他。
她稍微拍了一些照片之後,就跟他回去了。
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
吃飯時間還沒到,楊初月就跟言景時一頭紮進了書房。
她把圖片稍微整理下之後再寫了篇稿子,弄完發給編輯之後,就下意識的開啟網頁。
洪災的影片,依舊在熱點上。
她點開來看了看。
影片裡的自己,被風吹得搖搖晃晃的,滿臉的雨水,雨衣前面的貼在身上,後面的亂舞。
姿態別說優雅,用狼狽來說還是好聽的。
下面的評論,有關心災區群眾的,也有同情她的,更多的是佩服她的。
有一條留言,吸引了楊初月的注意。
此記者以前是當娛記的,有個外號叫拼命三郎,簡稱三郎,你們不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