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周,有一種極具割裂美的顛感。
曾經破碎的中原終於結束了戰亂,再次被統一,可大周的皇帝卻旅居晉陽,遲遲沒有回到公司總部。
曾經的六大節度使,如今也只剩下四個:如日中天的文訓,綿軟無力的孫芝,獨霸一方的韓珏,被人遺忘的申屠明光。
在老百姓眼裡,大周還是那個大周。可在明眼人眼裡,都知道要變天了。
文訓在開封營新都的基建工程,深深刺激到了孫芝敏感的神經。洛陽府尹賈建更是汗流浹背,夜深人靜時也時常捂著被子偷偷抹淚,咬著下嘴唇不停的拍床板。
如果趙世中進攻開封那會兒,自己果斷一點,直接揮師東進拿下潁川府,可能就沒有今天的一堆破事了。
可惜沒有如果,現在潁川府升級為開封府,老對頭馮延變成了開封府尹,麻煩大了。
十萬大軍屯駐在距離洛陽不到四百里的地方,騎兵跑快點兩天就能到他家,這跟自家樓下搬來一個變態殺人魔沒有區別,對方隨時可以說你的腳氣透過地板下的水泥燻到了他。
當今天下,最難過的人莫過於小周帝,公司快破產時成了法人,亡國之君的錦旗肯定是跑不掉的,還要天天受孫芝的氣,連呼吸都不敢太大聲。
最難受的當然是賈府尹,爬到虎牢關的城頭向下一瞄,發現文訓正在磨刀霍霍。縮回來後轉身一看,韓珏站在潼關笑著朝自己揮手。
一旦他們找自己的麻煩,剛認的好大哥肯定不會替自己出頭,他能保住自己的河東三府就已經燒高香了。
也不能重新換大哥,韓珏和文訓就洛陽的歸屬問題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雙方都同意將此地作為戰略緩衝區,誰都不會貿然接納他,以免引起新的衝突。
大家都需要一段平靜的時間來發育。
統一中原後,文訓對內緊鑼密鼓的營建新都、遷移貴族、調兵換將、派遣官員、修訂律法、安置流民、恢復生產。眼下就屬他拳頭最大,只能他說啥是啥。
對外就更有意思了,文訓派使者前往草原和東北,先是慰問了高車和靺鞨兩部,向他們的大汗傳達了大周太尉的友好態度,還送去了一些中原特產,比如金銀、布弓、匹矛、茶刀、葉劍、蔬菜什麼的。
然後再跟他們聊聊家常——
鬼方騎兵精銳在我們境內的黃河裡游泳,因為不懂水性,不小心全都淹死了,真是可憐吶!他們的父母妻兒誰來照顧?他們的氈房牛羊誰來打理?唉!
突厥部的兩萬名健壯漢子被天殺的土匪綁走,不僅索要了贖金,最後還慘遭撕票!契丹部上萬匹駿馬在河北走丟了,我們多方查詢還是沒能替失主尋回,是我們無能啊!!
高車和靺鞨的可汗聽到這些悲痛的訊息後也是一陣唏噓,拍著使者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鬼方精騎的妻子我們會照顧的,汝勿慮也!
而且作為一同生活在草原上的部落,我們也有義務、有責任幫助困難的鄰居,一定會向突厥和契丹伸出援手。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穩定了北方邊境的同時,文訓也在和其他各方勢力積極接洽。
夏國皇帝和蜀帝孟玄都派使者來到開封,向文訓表達了恭賀之意和讚美之情,誇他是再造大周的大功臣,有他替周王室守著江山社稷,他們這些友邦覺得很放心。
唐皇李雄也派了使臣來到開封,受到了文訓的隆重接待,派京兆尹馮延親自作陪。
各方使臣都在極盡所能的渲染好處,陳明利弊,巧舌如簧的勸說文訓,讓他儘早迎請周帝還京。
不過,他們可不是出於好心想幫助周王室恢復宗廟社稷,而是想一石三鳥,讓中原再次混亂起來。
迎周帝得跟孫芝接觸吧?他不給,你能看著皇帝在他那裡受苦?你不是說自己是大忠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