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神州,秦國,靖王府,為當今秦國國主第七子秦德意之府,轄秦國六郡之一的荊南郡,方圓兩百里,與燕雲接壤。雖說當今世間皆好修仙問道,但真能踏上那條神仙路途的卻是寥寥無幾,可謂是萬中無一,世間行走的大多是那凡夫俗子,五穀雜糧、恩怨情仇、生老病死糾纏一生,因此也是紛爭不斷,戰火頻頻。
秦德意生來得天眷顧,資質卓絕,更是自幼拜入仙道宗門離陽劍宗,習那修仙長生之術,年僅二十就已築基歸元,眼看只差一步便可結成金丹,享那三百年小長生,卻在二十一歲那年恰逢國家動盪,燕雲入侵。國破家亡之際,他不顧恩師勸阻,毅然迴歸俗世,雖說最終平了內亂,阻了外敵,卻也被傷了大道根本,仙道自此無望,因此自行去了仙籍,領靖王侯,坐鎮秦國荊南之地。
如是已過三十年,而今秦德意膝下子女有三,長子秦耀陽,年二七,修行平平,卻智近於妖,尤善軍、政二事,不足三十已是秦國上將軍,目前隨秦德意坐鎮荊南;二女秦小卓,年二一,不僅繼承了秦德意的資質根骨,也享了秦德意餘蔭,自小便被送往了離陽劍宗習長生,據秦小卓送回的家書所言,其已結成金丹,斬卻凡胎,再非世俗之人。三子秦祥林,年二十,許是上天也頗為嫉妒靖王府的滔天氣運,降下了災劫,生來資質平平,且隨著年歲增長,越發身體寬胖,外有好事者私下裡笑稱靖王府:“一妖兩仙鎮秦運,三貴生來享福廕。”
當然,靖王府也聽聞過這些閒言碎語,但卻只能打碎牙齒肚裡吞,且當下正值多事之秋,因此,只要不傷及根本,也就聽之任之了。
這一日清晨,在靖王府府內校場處,一個年約二十的大胖子正在一根漆黑如墨的樁子面前練習拳法,頂頭直頸,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跨馬收腰,吐氣開聲,劈、崩、鑽、炮、橫,拳拳擊樁,梆梆作響,正是外人嘴裡的‘三貴’秦祥林。
“少爺,這黑玄樁是王爺採寒山鐵木而成,有一響三倒之說。一虎響、三象倒!而您擊樁作響,怕是有了一虎之力,若是到了軍中,足可以做那沙場校尉,領八百將士了。”一旁,一名身材修長、青布長衫、頭頂一小圓帽,頗顯清瘦陰柔的男子含笑評價,說話時腰身微彎。
秦祥林聞言,緩緩收了拳勢,笑道:“王師,你也莫要取笑我了,自身家底自身知,我自幼荒於習武,早已過了那習武最佳之境,且根骨較差,他人一日之功,我需一年快馬,且還不一定追得上。半年之前刺客襲府,若不是王師趕的及時,我就險些送了性命。如今習武,不過是重活一回,想著怎麼也不能讓他人隨意打殺了才是。”
‘三貴’秦祥林看了看自己的這雙肥手,渾圓無隙,骨節處有著層層厚繭,半年時間能從毫無根底踏入武道一境,本該欣喜武學長進的他,心中泛起的卻是無奈。
他本姓秦,名威,來自地球,家居南方小鎮,世代習武,在那國術沒落的年代裡,十六歲隻身上北,靠著一雙拳頭,在那個繁華、威嚴的城市裡左右拼殺二十餘年,打泰拳、壓柔道,開館納徒,威風一時無兩。眼看就要功成名就,將國術打出國門,卻在半年之前遭到國際傭兵組織暗殺,生死搏殺之中,終究是沒敵過現代兵器。而當他再次醒過來時已然是這個胖身體的主人,有了一個前世《大話西遊》裡的經典名字:秦祥林。
不提這個名字還好,一想到這個名字,他肚子裡就騰騰上火,人家那可是鼎鼎大名大鬧天空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而他,倒是像極了那豬八戒,唯一不同的僅是長著一張人臉而已。不僅如此,更讓他心中煩悶的是這具身體的資質直可以用‘奇差無比’四個字來形容,經脈不暢、丹田若死,讓他重新習武倍感艱難。更為關鍵的是這身體的‘前’主人還頗有那種任命的味道,毫無自覺,整天胡吃海喝,簡直就差沒有夜夜笙歌,時至今日,憑他前世國術大宗師的武學經驗,堪堪花了半年世間才將這具身體硬生生提到了一虎之力。
而在半年之前,有刺客襲秦府,恰逢秦德意外出,這具身體的原主人被刺了兩劍,險些喪命,幸虧王太之來的及時,將他救了回來,但也昏迷了三天三夜,也是在那時,秦威入了這具身體。
“為何他人能投上一個好胎,而我只能空嘆天意造化,嘻戲弄人呢!”
秦威不禁有種仰天長嘆的衝動,皆說兩世為人,能得天眷,自己這一世,能算天眷麼?
不過哀嘆歸哀嘆,既然來了,也就得入鄉隨俗,除非你拳頭夠大、夠硬,否則就得老老實做人,這是秦威前世二十餘年拼殺出來的經驗。
從記憶裡他知道,這是個以仙道為尊的世界,雖然曾是仙道中人的秦德意說過,他之根骨此生不僅無望仙道,就是習武,亦是困難重重,但武之一字,行的就是那命裡由我不由天之事,因此半年來他起早貪黑,日夜習武,就是想爭上那麼一爭,而為了習武不讓他人起疑,就拿了那次刺殺當做藉口。
而眼前這位“王師”則是一名太監,名王太之,僅有九指,為靖王府大總管。年三十有六,其十三歲入府,十六歲便開始負責照看秦祥林,至今已有二十年,可謂是亦師若父,是以原本的秦祥林並沒有同他人一樣稱呼王太之為“王總管”,而是喊“王師”。
雖然這具身體封了他五識,但憑直覺,秦威能感覺到這個‘王師’有些不簡單,平淡無奇的外表之下仿若藏了一頭深山猛虎,只待擇人而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