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時代半步的是天才,敢改變制度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但若是想蹭一下跨越幾千年樊籬的就是不切實際了。
若要做,就做這個時代能做的事情。
曹初遠遠望著司空府的簷頂,上面有幾片落葉。
何為能做的事呢?
歷史上的曹操和諸葛亮曾各自嘗試建立類似法家寒門制度,可結果卻是曇花一現,十分短暫。
曹操一死,他所採用的政策就立馬被有利於士族的九品官人法所取代。
在這個制度下,寒門庶族再無出頭之日,朝堂上下全是世家的影子,最終也間接導致了曹氏宗族淪落到被一步步蠶食的境地。
而川蜀那邊則是幹脆亡國了,其中極其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川蜀計程車族不同意諸葛亮的政策。
曹操.死後,魏國實行的是九品官人法,官位全被世家豪強們壟斷,對於士族來講利益是絕對的,這些人當然巴不得舉雙手雙腳贊成。
川蜀之地計程車族當然也心動啊,再對比一下自己這邊對士族沒什麼好臉色,並且執法公正、毫不留情的諸葛丞相,人心不可避免就有偏向了。
這兩人各自的一生心血都化為灰燼,人死燈滅,不過如此。
因為世家大族是支撐這個時代的不可缺少的支柱之一。
看看劉表就知道了,他要坐穩荊州牧這個位置,就必須取得當地大族的支援。
他敢在毫無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無緣無故對蔡氏動手嗎?不敢。
曹操同樣需要拉攏世家大族,但他卻又是法家的支持者。
這看似矛盾,實際上是個聰明的選擇。
庶族和世家的分界線並不是絕對的,有些人在一步登天之後可以發展出一個世家,而有些世家在失勢或是經過戰火摧殘之後也有可能湮滅。
曹操所希望的只是屍位素餐之人能夠少一些而已。
世家他用,但曹操用的都是有能力的。庶族他也用,用的也都是有能力的。
一個人若是毫無可取之處,反倒惡習一堆,那他憑什麼待在那個位置呢?就憑他的出身嗎?
其實世家沒有那麼可怕。
曹操敢開闢一條新的路,諸葛亮敢得罪士族。
即使他們立場不同,終其一生並無甚交集,做法更是大相徑庭。可關於士族這方面,二人的目的卻在某種程度上十分相似。
正是因為他們這麼做了,繼漢末以來腐朽不堪的局面才有效遏制了一段時間,為這個時代增添了一抹亮色。
盡管曇花一現,卻綻放得璀璨且驚豔。
瑕不掩瑜,在那段時間,他們的的確確做到了朝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