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天跟蕭梵談話後,吳語就著手貨幣設計了,她準備銅幣和鐵幣各一套,共十枚。
銅幣和鐵幣規格皆為1、5、10、50、100,而100銅幣則與1鐵幣價值等同。
至於樣式,吳語則仿照了孔方銅錢,方便串連攜帶。
從設計到成品,其實不用費多大功夫,刻好模具後直接流水式般生產就行。
最難的是要怎麼讓它們流通!
“阿梵,你看這是我設計的貨幣,分銅幣和鐵幣...你覺得怎麼樣?”
吳語將設計好的圖樣,拿到蕭梵面前,跟他細細講解。
蕭梵接過來仔細觀摩,沒多久就想通了其中的關鍵,“小語,這個確實不錯。以後拿這個換東西可方便多了,不過,要怎麼讓大家接受這個呢?”
見他一下就點出了關鍵之處,吳語還是很欣慰的,“這個問題我也在思考。我是這樣想的,先在我們部落推行,再慢慢滲透到交易會去。”
“那怎麼推呢?直接給大家發嗎?”
“不,直接發不妥,這樣大家根本意識不到貨幣的作用。
咱們部落現在都是分工勞作,每天按照勞動量給大家分配食物。
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將與食物等價的貨幣分給他們,然後讓他們拿著貨幣去換這些食物。
這樣就可以實現貨幣的流通。”
聽吳語這麼說,蕭梵立馬懂了,“不止食物,其他各種資源都可以用貨幣來換。”
“對,因此我們需要制定貨幣的交換價值。比如,一銅幣可以交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