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字巡,蒲州河東人,唐朝中期名臣。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安史之亂時,起兵守衛雍丘,抵抗叛軍。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張巡與許遠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四百餘次,使叛軍損失慘重。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江淮,保障了唐朝東南地區的安全,最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後獲贈揚州大都督、鄧國公,繪像於凌煙閣。
張巡,從小博覽群書,曉通戰陣兵法,年輕時就志氣遠大,不拘小節,結交的都是理想遠大者或寬厚長者,而討厭和庸俗之輩交往。張巡以太子通事舍人之職外任清河縣令,在任內治績優良,有氣節、講義氣,對因遇到困難來依靠的人,都傾囊相助,豪無吝色。任滿後,張巡被召回長安,當時正值楊國忠當權,有人勸他投靠楊國忠,定會被重用,但他卻拒絕,答道:“這正是國家的怪事,京官不能當啊。”被調到真源縣再當縣令。
當時,真源縣轄地很多土豪劣紳,其中以大吏華南金為首最猖狂,時時欺壓百姓,當地流傳有“金南口,明府手”的歌謠。張巡到任不久,就把華南金繩之以法,依法處死,他的餘黨被赦免,這些人都改邪歸正,張巡為政簡約,很受民眾擁護。
安史之亂爆發數月後,安祿山就攻陷東都洛陽,稱帝,國號為“大燕”。由於大唐王朝承平日久,而安祿山早有反意,聲勢浩大,於是一些州縣的太守、縣令早被燕軍的氣勢嚇得手足無措,望風而降。燕軍將領張通晤攻陷宋、曹等州,譙郡太守楊萬石投降燕軍,而真源縣正是在譙郡的轄地內。楊萬石降敵後,又逼張巡為長史,並令其向西接應燕軍,張巡得知後很氣憤,率吏民大哭於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後起兵對抗燕軍,響應的有千餘人。
玄宗任命吳王李祗為靈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馬使,統合河南兵馬以抗擊安祿山。單父尉賈賁、閬州刺史璇之子等人,帶領官兵先到,稱為吳王兵,對宋州展開反攻,張通晤敗走襄邑,被頓丘令盧韺所殺。之後,賈賁領兵至雍丘與張巡會合,共有兩千餘兵,這時的雍丘縣令令狐潮,已經率全縣投向燕軍。燕軍任令狐潮為軍將,率兵向東馳援襄邑,令狐潮擊敗在襄邑的淮陽軍,俘虜了百餘官兵,並將他們囚禁在雍丘,準備殺害。令狐潮先去見燕軍大將李庭望,淮陽兵俘虜乘機殺掉守衛,雍丘城內頓時大亂,賈賁、張巡等得以乘亂攻入雍丘,令狐潮棄城逃跑。
令狐潮又率領燕軍一萬五千意圖奪回雍丘,而雍丘城內唐軍總共不過三千餘人,賈賁出戰,因兵力懸殊,不敵,兵敗而死。張巡馳騎決戰,身上被創無數,但仍然力戰退敵,退回城後,兵士們推張巡為主將,從此張巡兼領賈賁的部隊,自稱河南都知兵馬使吳王李祗的先鋒使。在張巡指揮下,擊退燕軍多次衝鋒,累計殺傷近萬人,而唐兵也死傷一千餘人,面對唐軍的抵抗,令狐潮不得已退兵。吳王李祗聞之,舉薦張巡為委巡院經略。
令狐潮會同燕軍將領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率兵四萬餘人蜂擁來到城下,企圖一舉攻下雍丘城。這時雍丘城內約有兩千守軍,而對手則有四萬大軍,城內軍民大為恐懼。於是,張巡對眾將士分析到:“敵知城中虛實,有輕我心。今出不意,可驚而潰也,乘之,勢必折。”眾將士聽後,大為鼓舞。於是,張巡派一千人負責守城,親自率一千人,分數個小隊,突然從城中殺出。張巡身先士卒,直衝殺向燕軍陣中。敵軍雖眾,但事出突然,驚懼無措,頓時大亂,燕軍後撤。
燕軍再集結攻城,環城安置百門石炮轟擊,城樓及城上矮牆全被毀壞,張巡於城上立木柵,抵禦燕軍進攻。燕軍紛紛緣城攀登,張巡用蒿草束灌上油脂,焚而投之,燕軍士兵害怕被燒,不敢登城。張巡時而待燕軍鬆懈之際,出城突襲;時而趁夜深人靜之際,偷襲敵營。就這樣,張巡身先士卒,帶甲而食,裹傷戰鬥,堅守雍丘達六十多天,共經歷大小數三百餘戰。令狐潮見在短期內不能取下雍丘,只好撤兵而去。張巡得知燕軍要撤退,便率兵乘勝追擊,果然大有所獲,俘虜叛兵兩千多,幾乎活捉令狐潮,雍丘守軍士氣大振。
令狐潮因為撤退而失利,十分憤怒,於是回頭再次圍攻張巡,令狐潮本來與張巡是鄰縣縣令,素來相熟。他知道強攻是不易取下雍丘的,便想誘降張巡。令狐潮在城下像平時見面那樣和張巡互相問候,並趁機在城下勸降道:“天下事去矣,足下堅守危城,欲誰為乎?”張巡答曰:“足下平生以忠義自許,今日之舉,忠義何在!”令狐潮聽後,慚愧而走。張巡與令狐潮已經攻守相持了四十餘天,令狐潮因久攻不下,又添兵加將。這時候,長安已經失守,唐玄宗已逃往四川,由於雍丘與外界早巳失去了聯絡,張巡並不知道這些情況,令狐潮趁機送信招降張巡,說是大局已不可挽回,不如早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巡接到信後,將情況告訴了眾將官,有六名將官動搖了,要求率兵投降燕軍,六人認為敵我兵力懸殊、形勢不妙,既然皇上生死不明,不如早降。六人都官至開府、特進,在軍中都有相當影響。六人要降,軍心勢必動搖,於是,張巡假裝許諾,稱明日再具體商議。第二天,張巡在堂上放置皇上的畫像,率領將士朝拜,然後宣佈六人的投敵計劃。全軍上下有感於國破家亡,遂群情悲憤,紛紛指責六人無恥行徑,張巡把六人帶到前面,責其不忠不義,擾亂軍心,當即推出斬首,,此舉堅定了軍心。
雍丘被圍日久,城中糧食日漸缺乏,恰好有數百艘為燕軍補給的運糧船,剛停靠在河邊,仍末卸糧。張巡從城上發現這個情況,便在夜間把軍隊集中到城的南面,裝出好像要出戰的樣子。令狐潮見巡軍集中到城南,也把軍隊調到城南來抵拒巡軍。張巡知燕軍完全調到城南後,便派遣勇士靜靜的到達河邊,把燕軍運糧船上的糧食奪走千多斛,然後放了一把火,把剩下的糧食通通燒光。
張巡智盜敵糧,令狐潮大怒,下令全力進攻。連日來,為了抵抗燕軍進攻,雍丘守軍很快就把準備的箭都射光了。在此危急之際,張巡在晚上,令士兵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稻草人穿上黑衣,用繩子綁好,從城上慢慢放下。燕軍隱隱約約看見有成百上千個穿著黑衣服計程車兵,沿著繩索爬下牆來,報知令狐潮。令狐潮斷定是張巡派兵偷襲,於是命士兵向城頭放箭,射殺唐軍。一時間,燕軍兵士爭相施射,一直放到天色發白。待到天色大亮,燕軍這才發現城牆上所掛的全是草人。草人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白天一數,共得敵箭數十萬只,這解決了軍中缺箭的問題。
之後一連幾天,還是像前次夜裡一樣,城牆上都出現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見狀,都嘲笑張巡故伎重演,貪得無厭,於是只箭不發。逐漸,圍城的燕軍對張巡夜縋草人以為常,不再防備。幾天後,張巡挑選了五百勇士,並在夜裡把他們放下城去,燕軍士兵以為這次城上吊下來的仍是草人,沒有防備,五百勇士乘敵毫不防備,突然殺向令狐潮的大營。燕軍頓時大亂,自相沖撞踐踏,不辨敵我,令狐潮下令集合人馬,但倉皇之中,已不及組織抵抗,被唐軍殺得四散走避,令狐潮縱馬一直逃到十幾裡之外,才穩住陣腳。
不久,令狐潮又糾合兵馬,加緊圍城,期間一日,張巡讓郎將雷萬春在城頭上與令狐潮對話,燕軍乘機用弩機射雷萬春,雷萬春臉上被射中了六處,仍舊巍然挺立不動。令狐潮懷疑是木頭人,就派兵去偵察,得知確實是雷萬春,十分驚異,遠遠地對張巡說:“剛才看見雷將軍,才知道您的軍令是多麼森嚴了,然而這對於天道又怎樣呢?”張巡迴答說:“你人倫都不懂,你要來談論什麼天道?”
由於被圍日久,雍丘城中木材已經用盡,水源也十分枯竭,張巡故意裝出棄城的樣子,對令狐潮放話道:“我想率軍棄城撤退,請你軍隊向後退出六十里,以便我逃逸。”令狐潮久攻不下,不知是計,便答應了。張巡見令狐潮軍一退,便率領所有城中軍隊一起把城外三十里範圍內的燕軍營房完全拆掉,將木材帶回城,以作為護城的工具,令狐潮大怒,立刻下令重新包圍雍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