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第五十二章 離強和弱——長孫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 離強和弱——長孫晟 (2 / 2)

都藍可汗又向隋朝上表請婚,朝廷準備答應時,長孫晟上奏說:“臣觀雍閭反覆無信,特共玷厥有隙,所以依倚國家。縱與為婚,終當必叛。今若得尚公主,承藉威靈,玷厥、染干必又受其徵發。強而更反,後恐難圖。且染干者,處羅侯之子,素有誠款,於今兩世。臣前與相見,亦乞通婚,不如許之,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撫馴,使敵雍閭,以為邊扞”。隋文帝準其所奏,並派長孫晟告知突利可汗許配公主之事。

突利可汗派500騎隨長孫晟來迎娶,隋以宗女封安義公主妻之。突利可汗依長孫晟之說,率眾南徙,居度斤舊鎮。此時都藍可汗氣怒,常率部抄略隋境。突利可汗察知其動靜,即派人報隋。因此都藍可汗每次入邊,都因隋邊境都先有防備而未能得逞。突利可汗奏報都蘭可汗製造攻城器械,準備攻擊大同城,隋文帝命漢王楊諒為元帥,以尚書左僕射高熲出朔州,尚書右僕射楊素出靈州,上柱國燕榮出幽州,三路進擊突厥。

都蘭可汗得知隋軍來攻,大懼,遂與達頭可汗結盟,合兵掩擊突利,雙方在長城下展開激戰,突利可汗大敗。都蘭盡殺突利的兄弟子侄,然後率部渡河進入蔚州。突利與長孫晟獨率五騎趁夜南逃,天明時行約百餘里,並收集數百名散騎,此時突利可汗卻對長孫晟說:“今兵敗入朝,一降人耳,大隋天子豈禮我乎?玷厥雖來,本無冤隙,若往投之,必相存濟”。長孫晟聞後,知其有二心,遂暗中派人入伏遠鎮,令鎮中速舉烽火。突利可汗見四處烽火俱燃,便問長孫晟:“城上然烽何也?”長孫晟謊稱:“城高地迥,必遙見賊來。我國家法,若賊少舉二烽,來多舉三烽,大逼舉四烽,使見賊多而又近耳”。突利可汗聞後大懼,對其部眾說:“追兵已逼,且可投城”。入鎮後,長孫晟留其達官執室以領其眾,自帶突利可汗於四月入朝。隋文帝聞後,大喜,進授長孫晟左勳衛驃騎將軍,持節護突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熲命上柱國趙仲卿率兵3000為前鋒,大破突厥,都蘭可汗敗逃,後被其部下所殺。楊素軍在靈州以北地區與達頭可汗部遭遇,也大敗突厥,達頭可汗帶著重傷逃跑,其眾死傷不可勝數。隋冊封突利可汗為啟民可汗,並賜射於武安殿。隋文帝選善射者十二人,分為兩隊,啟民可汗說:“臣由長孫大使得見天子,今日賜射,願入其朋”。隋文帝同意,啟民可汗給長孫晟六支箭,發發皆中,結果啟民可汗一隊獲勝。時有群鳥飛過,隋文帝對長孫晟說:“公善彈,為我取之”。結果十發皆中,鳥應丸而落,是日,百官得賞,其中長孫晟居多。

隨後長孫晟率5萬人在朔州西北築大利城給啟民可汗駐守,令其招撫突厥其它部落,前後歸附者萬餘口,其中包括都藍可汗之弟都速等,長孫晟將歸附之人全部安置妥當,從此突厥歸附。可以說長孫晟為分化瓦解突厥,促進民族融合起了重要作用,時安義公主已卒,隋文帝又派長孫晟持節送宗女義成公主嫁給啟民可汗。長孫晟又上奏說:“染干部落歸者既眾,雖在長城之內,猶被雍閭抄略,往來辛苦,不得寧居。請徙五原,以河為固,於夏、勝兩州之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掘為橫塹,令處其內,任情放牧,免於抄略,人必自安”。此舉得到隋文帝的同意。

突厥都蘭可汗被部下所殺,其部落大亂,為挽救突厥頹勢,達頭可汗自立為步迦可汗。長孫晟乘機上奏說:“今王師臨境,戰數有功,賊內攜離,其主被殺,乘此招誘,必並來降,請遣染干部下分頭招慰”。隋文帝同意,都蘭部果然盡來歸附。步迦可汗得此訊息後,大為恐怖,率兵進犯隋邊。

隋文帝命晉王楊廣、尚書右僕射楊素出靈州,漢王楊諒、柱國史萬歲出朔州,合擊步迦可汗。文帝詔長孫晟為秦川行軍總管,率突厥歸附各部為前鋒,隨與晉王楊廣出征。時步迦可汗正與楊廣對峙不下,長孫晟由於熟悉突厥民俗風情,知其人馬均需飲用泉水,便獻計說:“突厥飲泉,易可行毒”。於是命人在泉水上游撒放毒藥。突厥人、畜飲水後很多被毒死,人心惶惶,在驚道:“天雨惡水,其亡我乎”遂連夜遁逃。長孫晟率部追擊,斬殺突厥千餘人,俘百餘口,六畜數千頭。楊廣大喜,遂引長孫晟入內帳,把酒言歡。時有突厥達官來降,坐在帳內,說“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見其走馬,稱為閃電。”楊廣笑著說:“將軍震怒,威行域外,遂與雷霆為此,一何壯哉!”凱旋迴京後,授長孫晟上開府儀同三司,並再次還大利城,安撫新歸附之眾。

步迦可汗逃至大斤山時,與史萬歲一路隋軍相遇,結果大敗,慌忙引軍回撤。不久,步迦可汗又派他的侄子俟利伐,從沙漠東面攻打啟民可汗,隋文帝再次發兵協助啟民可汗防守軍事要道,俟利伐只得退入沙漠,啟民可汗大為感動,表示願千世萬代永為隋臣。長孫晟上奏說:“臣夜登城樓,望見磧北有赤氣,長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謹驗兵書,此名灑血,其下之國必且破亡。欲滅匈奴,宜在今日”。隋文帝詔令楊素為行軍元帥,長孫晟為受降使者,援助啟民可汗北擊步迦可汗。

軍至黃河,正值突厥思力俟斤等率部渡過黃河,襲擾已經歸降隋王朝的突厥啟民可汗,掠走男女6000人、牲畜20餘萬頭。長孫晟與上大將軍梁默奉楊素之命率輕騎追擊,轉戰60餘里,大敗突厥,長孫晟又教啟民可汗分遣使者,往北方鐵勒等部招撫歸附。有鐵勒、思結、伏和具、渾、斛薩、阿拔、僕骨等十餘部背離步迦可汗,降於啟民可汗。步迦可汗部潰不成軍,西奔吐谷渾。長孫晟送啟民可汗安置於磧口,啟民可汗於是盡得步迦可汗之眾。隨後多年,啟民可汗與隋一直保持親善,事畢,長孫晟回朝。

隋文帝病崩,與長孫晟有舊交的隋煬帝楊廣,為表拉攏之意,遂任命其為內衙宿衛,知門禁事,即日拜左領軍將軍。不久,漢王楊諒在晉陽起兵,公開反對煬帝即位,由於綦良、餘公理等各路隋軍出師不利,節節敗退。煬帝根據重臣楊素的推薦,任命前江州刺史李子雄為上大將軍,並以長孫晟為相州刺史,徵集山東軍隊,與李子雄共同配合鎮壓楊諒軍。長孫晟的兒子在楊諒部下效力,他為了避嫌,便予以推辭,煬帝倍加安撫,長孫晟遂奉命出兵,擊破楊諒。回軍後,轉為武衛將軍。

煬帝欲北巡至榆林,欲出塞外,陳兵耀武。因怕啟民可汗驚懼,便先派長孫晟到啟民可汗部喻旨。啟民可汗聞訊後,召所部奚、室韋等數十個部落的酋長聚集,以迎接煬迎帝。長孫晟見營帳前雜草叢生,想要讓啟民可汗親自拔除,並讓各部酋長看到,使其明白天子的威重。思慮過後,他手指帳前的草說:“此根極香。”啟民可汗聞後說:“殊不香也。”長孫晟又說:“天子行幸所到之地,諸侯都躬親灑掃,除清御路,以表示自己的至敬之心。如今牙帳中荒蕪,所以說是留香草罷了!”啟民可汗這才悟其本意,拔下佩刀,親自除草。其餘各部族長見後,爭相仿效。啟民可汗又發命舉國就役開御道,西起榆林,東達於薊,長3000裡,寬百步。煬帝聽到此事,對長孫晟的辦法非常讚賞。後來,長孫晟被任命為淮陽太守。他尚未赴任,又復任右驍衛將軍。

長孫晟去世,時年五十八,煬帝深表悼惜,賜贈甚厚。煬帝出塞北巡,於雁門為突厥始畢可汗所圍,危急之下,不禁慨嘆道:“如果長孫晟還在世的話,朕不至於被匈奴逼到如此地步!”

長孫晟之女長孫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貞觀年間,李世民追贈長孫晟為司空、上柱國、齊國公,諡號“獻”,後世亦稱其為“齊獻王”。在其子長孫無忌獲罪後,長孫晟的廟宇遭到毀壞,經西臺舍人徐齊聃進言,長孫晟的外孫、唐高宗李治同意修復其廟。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