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現在寫古代稿對萱來說已漸漸適應,不再有生不如死的感覺,只有濃濃的鬱悶感(哭),因為卡稿點真的太多了,想要尋回像以前寫現代稿時那般流暢與一氣呵成的感覺,根本不可能。
萱寫古代稿的卡稿點其中之一便是稱謂。
古代通常是大家庭,四代、五代同堂多是基本設定,因而家裡一定有一堆老爺,一堆夫人,一堆太太,一堆少奶奶,一堆小姐、姑娘、少爺等。
所以問題就來了。
第一種情形,如果是五代同堂,男性方面的第一代是老太爺,第二代是老爺,第三代是少爺,第四代是小少爺,那麼第五代要叫什麼?哥兒?
女性方面,第一代是太夫人,第二代是老夫人,第三代是夫人或太太,第四代是少奶奶,第五代又要叫什麼?姐兒?
咱們暫時不理第五代好了,就前四代來說,第一代老太爺對太夫人,ok;第二代老爺對老夫人,ok;第三代少爺對夫人或太太,感覺就好像有點怪,因為夫人或太太感覺很像少爺的母親啊,那加個少字下去好了,少夫人ok,但若下頭還有第四代的話,小少爺對少奶奶好像也是對母子的感覺,加上少夫人與少奶奶整個就是同輩感(暈)
這種稱謂問題對萱來說感覺很怪,常寫著寫著就覺得他們應該是一對夫妻,而不是一對母子,怎麼寫怎麼卡,卡到只能畫張對照圖放在計算機旁催眠自己,告訴自己:你沒寫錯。
以上是親屬關繫上的稱謂卡點,還有第二種就是沒親屬關系的卡點。
從府內人事關系來說,婢女都有名字,直接叫名字沒問題,女管事以年紀來分,老的叫嬤嬤,年輕些的可以叫x嬤嬤或xx家的,男的可以用職稱來叫或叫名字,年長些的就是姓加個伯或叔字。
例如李伯、李叔之類。
對於府外人,男的依年紀分可叫老爺爺、老伯、大叔、兄臺等,女人則叫老婆婆、大娘、大嬸、嫂子、姑娘等,這些都沒問題,可是一旦加入身份尊卑的區別或是情緒的喜怒,那問題就出來了。
例如怒不可遏時,有身份的主子和沒身份的平民百姓罵起人所用的字詞就會有所差別,因此從不曾與人吵架對罵過的萱就被卡住了。
再來第三種情形,也就是萱在寫這部作品時遇到的情況。
女主角出嫁前在孃家是叫小姐或姑娘,出嫁到婆家後是少奶奶,可是與男主角和離後,身邊的下人要叫她什麼?之後夫妻倆與婆家分家後,家裡的下人又該怎麼稱呼?怎麼與婆家那邊的太太奶奶做區別?
而隨著故事發展,男主角意外失蹤後,眾人都以為他已身故,在別人眼中女主角是個寡婦,女主角卻認為男主角未死,在外行商的她又該怎麼自稱?外人們又該稱呼她什麼呢?
總而言之,萱在寫古代稿時常被故事裡人物的稱謂搞得暈頭轉向,頭痛不已,寫起稿子自然也就東卡西卡的,怎麼寫怎麼不順了,而這還是眾多卡點之一,萱能夠不鬱悶嗎?
結論就是,在古代稿這塊,萱還需要繼續努力就對了(笑)。
下回有機會,萱再來說說其他卡點給大家笑一笑。
咱們下本書再見嘍,掰。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