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的流民越來越多,農民軍的勢力也越來越大,坐在金鑾殿上的皇上對他也更加的不滿。
他現在不管是大的勝仗還是小的勝仗。
都要有一場勝仗來平息,這些人的怒火。
呼倫臨走的時候把事情都安排的很好,就這樣帶著1000人浩浩蕩蕩的開始了。
行軍路程,這1000人純屬於是能夠作戰的戰兵,前500人配置了刀盾牌,輕便的藤甲。
後500人配置的是高達7米的長槍,簡單的穿著,麻布的衣服,只抱著一杆7米的長槍。
剩下是200人的輜重部隊,這輜重部隊簡單地配備了一些腰刀,剩下的什麼也沒有。
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200人的運輸部隊,先頭踏上了前往徵繳的路程。
剩下的1000人牛逼轟轟浩浩蕩蕩的開始了這次行程,但是這場路程走得並不輕鬆,因為古代的路大多是泥土路。
經常走就會有坑坑窪窪的地方,要說士兵,行軍還是好一點,但是運輸糧草之重的話確實有點費勁。
200人的輜重部隊提前兩天走,但是在第四天的時候,行軍的大部隊就已經追上了輜重部隊。
看著這輜重部隊如龜爬一樣的速度,呼倫坐在變異的高頭大馬上煩心不已。
他轉過頭沉聲地問旁邊的陸大夫:“陸兄弟,這些輜重部隊走的這麼慢,我們人吃馬嚼的在路上也是耗費時間,怎麼樣才能提高這些人的行動能力呢?”
“大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以往運輸的時候,都是四輪馬車,可是我們馬匹配的少,一匹馬需要20兩銀子,
光配置著200人的部隊,就要100匹。”
“100匹也就是2000兩銀子,這2000兩銀子還不包括車,車子糧食和推車的車伕的工錢”
“我們有些資助根本都是靠人力用獨輪車去推,遇到這樣的難走路段也是正常的。”
這麼一算賬,不說行軍的戰兵打仗給的茶鹽費和開拔費,就光光這資助部隊所需用的費用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呼倫愈加感覺到銀子的重要性,雖然他糧草可以不去顧忌,但是這個銀子對他來說現在還是一個頭疼的事情。
這個費用花費太大,需要從長計議。
他旁邊的陸大虎也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不再廢話去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