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林春陽從小就對死亡有很直觀的感受。
她小時候住的鳳凰橋, 是一片髒亂差的環境,有誰家的人過世,一般都在路邊停靈了,林春陽見到那黑色的帳幔,問她媽那是什麼,她媽就告訴她, 那是有人過世了, 在辦喪事。
她爸作為一個極不負責任的丈夫和父親,一個稱職的混混, 在他尚沒有離家之前,經常在家裡談論的都是誰誰該死,誰誰死了,要弄死誰, 每次她媽都勸他不要亂來, 得到的回應總是被吼和捱打。
林春陽總會沉默地盯著他,對他毫無對父親的尊敬和崇拜,她怕他,又厭惡他。
後來她也看到街巷裡發生過的暴力行為, 有人被刀捅了,滿身是血, 倒在巷子裡, 周圍住的居民跑過去看情況, 120來得很慢, 之後聽人說那人死在了路上。
她搬到外公家去之後, 聽到的死亡事件就更多了,大多是她外公抱怨有些家屬送病人就醫不及時讓病人被延誤治療而死,在她外公的嘴裡,人死就是像燈滅一般的簡單的行為,可能會嘆息一聲,但絕不會太在意。
他們住的隔壁小區,曾發生過一起入室盜竊事件,犯人是兩個只有十三歲的男孩子,入室偷了東西,把家裡睡午覺的婆婆及兒媳和幾歲的小孩子吵醒了,兩個男孩子一不做二不休,殺了這一家三口,然後逃跑了。這件事當時在她的生活裡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出了這事,在一個月內,君君媽媽和她家阿姨,輪流到學校接她和君君夜自習放學。直到兩個殺人犯被抓住才罷。
……
看看,如此多的死亡事件,對林春陽來說,死似乎是比生更平常的事。
但對於她媽媽的過世,在十幾年後的今天,她依然無法接受,總覺得她媽並不是死了,只是去到了其他地方,像她爸爸一樣不會回來了而已。
她還是經常想她,想她的時候,她就像是在身邊,從沒有離開過。
張君君的死對林春陽來說,也像只是離開而已,雖然是林春陽親自把張君君送進了火葬場裡,又親自抱了她的骨灰出來。
但她依然覺得張君君只是暫時離開了,她其實還是在的,只要她想她,她就還在。
而要去看張君君落水的影片,無疑是去捅開她心裡對自己那虛假的安慰,但她不得不去這麼做。
傅暄將裝著帶有張君君落水的那段影片的優盤給了林春陽,又勸她:“人還是應該向前看。”
林春陽只是默默接過了優盤,沒有給予他回應。
傅暄也同樣覺得難過,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總要背負這麼多人的性命,明明他從沒想過要任何人死亡,卻冥冥之中,總發生這麼多殘酷的事。
他的外公外婆都出身名門,在有祖産的情況下又抓住了發展的時機,從國外回國來投資,是當時有名的企業家。兩人曾對祖籍j市捐贈過不少財物,j市如今有一條大道依然以他外公的名字命名,叫俊輝路,也曾向t大捐贈過一棟文化大樓,現在那棟文化大樓前依然立著他外公的塑像,他外公在世時,做過的捐贈不計其數,傅暄根本記不清,他們熱衷於做公益,本來想來應該是有好報的,但兩人卻死於車禍。這車禍還是傅暄間接引起的,那天他的外公外婆在j市有事,但傅暄在t市生了病,一直拉肚子,被送到了醫院,所以他爸媽就打電話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外公外婆,他外公外婆於是連夜乘車趕回t市,在路上出了車禍,兩人都當場死亡。
他外公外婆只有一個獨女,就是他媽,但他媽不是管理企業的料,為人單純公主病,父母死了,就什麼辦法也沒有了,什麼都要靠老公。
他爸是一場災難中遺留下來的孤兒,之後接受他外公外婆成立的公益基金會的資助而生活上學,一直上了研究生,因為他太優秀了,在基金會資助的孤兒裡,屬於獨一份的出彩,所以他有了接觸他外公外婆的機會,畢業後留在了他外公身邊做秘書,後又做了特助,然後他想辦法得到了老闆獨女的青睞,兩人熱戀了一年,因為他媽未婚先孕懷了他,兩人很快就結了婚,傅暄也就此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