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新春第一天,聖教二十萬大軍抵達洛陽城外!
而在聖教十萬大軍北伐的時候,朝廷也做出了應對。
最先做出反應的就是河南洛陽。
準確的說,是洛陽的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是明神宗第三子,母親鄭貴妃以聰慧機警深得皇帝寵愛。
但當時誰也沒想到,朱常洵的出生直接引發了萬曆朝持續十五年的國本之爭。
萬曆十四年,鄭貴妃因生子朱常洵被晉封為皇貴妃,地位凌駕於皇長子朱常洛之母王恭妃之上,此舉被朝臣視為神宗試圖&bp;"廢長立幼"&bp;的訊號。
內閣首輔申時行、大學士王錫爵等重臣以祖製為由,數十次上疏請求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萬曆十八年,四位閣臣甚至以集體辭職施壓,導致君臣關係陷入僵局。
最終萬曆二十九年,在李太后的直接介入下,神宗被迫妥協,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則被封為福王,封地河南洛陽。
或許是因為對福王的愧疚,或許是因為對朝臣的不滿。
福王就藩洛陽後,明神宗給了他眾多超規格的待遇。
其婚禮,明神宗耗費白銀三十萬兩。
而建造洛陽王府,花費二十八萬兩,遠超規制十倍!
這二十八萬兩的花費,可不包括百姓自願貢獻的眾多資源,以及大量的免費勞動力!
其規模,僅王府面積,約有三百畝,合計二十萬平方米。
至於附屬設施,如軍營,花園,獵場等等,並不包含在內。
也因此,福王府又有小皇宮之稱!
而在福王就藩時,神宗特賜莊田四百萬畝,後遭受群臣反對,減至兩百萬畝,並將張居正家產、沿江荻洲雜稅、四川鹽井專賣權等盡歸其名下。
當然,兩百萬畝已經是十七年前的事情。
而今福王的資產,又豈是區區兩百萬畝。
朱常洵自來到洛陽就藩後,在洛陽開設鹽店,強令百姓購買淮鹽,禁止私售河東鹽,同時大肆兼併土地。
這世上的生意,再也沒有比利出一孔,壟斷一切最好做。
在大明朝,皇族,貴族,官僚,亦官,亦商,亦盜。
他們為了盡享天下的財富,嘴裡念著仁義道德,一手捧著忠孝仁學,一手拿著利刃,以朝廷的名義將天下財富盡歸於自身。
就藩至今十七年的時間,福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資產。
他也不在乎。
反正這輩子錢多的花不完。
根本花不完。
他平日裡,日閉閣飲醇酒,所好惟婦女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