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嘆了口氣,態度友好了很多,關切問道:“你們在桐柏可有落腳的地方?”
“要是沒有,小老兒推薦你們直接去聖教的招賢館。那裡有不少和你們一樣,從外地趕來的學子。”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們肯定能聊得來。”
黃宗羲等人相互對視一眼,眼中滿是感激,紛紛開口道謝:
“那就有勞先生了。”
“多謝先生指點。”
車伕聽了,笑得合不攏嘴,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
他感慨道:“小老兒今年五十有四,跑過船,行過商,見過不少讀書人,可很少有人像你們這樣對我客氣。”
“在外地,幾乎碰不到。”
“也就是在南陽,自從聖教來了之後,我才發現,原來讀書人也能這麼和氣。”
“小老兒不懂什麼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也不明白什麼是平等、自由。”
“但我就是感覺,自從聖教來了,一切都變好了。哈哈哈,連讀書人都變得客氣了。”
黃宗羲等人愣了一下,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後大笑起來。
張楚山笑著解釋道:“老先生啊,自古以來,被人尊崇的並非讀書人本身,而是當官的人,是那些得到朝廷編制的人。”
“讀書人看似尊貴,並非因為他們值得尊重,或是比普通人優秀,而是因為皇朝壟斷了所有致富的途徑。”
“想要發財,就只能當官;而想要當官,就必須讀書。”
“當了官,自然就能發財;要是當不了官,終究不過是被皇朝豢養的牛馬。”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道理雖然沒錯,但並不是書裡真有這些東西,而是讀書才能找到通往黃金屋,去往顏如玉的房間。”
“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話的意思就是,天下的財富都歸王所有,天下的百姓都是王的奴隸。”
車伕搖了搖頭,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您說的這些,我聽不太懂。不過我知道,聖教的讀書人就是不一樣,對人客氣,哈哈哈。”
張楚山有些哭笑不得,思索片刻後,笑著點頭道:“您說的,也沒錯。”
“我們之所以仰慕教主,不惜從外地千里趕來,就是被教主的理想所吸引。”
“我們都盼著,未來有一天,人人平等,再也沒有士農工商的區分,讀書人和普通百姓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