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到這話,不禁停下了交談,紛紛面露疑惑之色,小聲呢喃著,陷入了沉思。
黃宗羲緩緩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庭院,目光深邃,沉吟道:“不錯,聖教如今雖然進展迅猛,但不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可謂危機四伏。”
他轉過身來,神色凝重,掰著手指分析道:“外部,朝廷孫總督率領著十數萬大軍,已然將聖教團團包圍在南陽府,猶如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
“內部,雖說教中有教主這般學識淵博、高瞻遠矚之人,但我們也必須看到,聖教在文治方面的根基尚淺。”
“根據目前流傳的訊息來看,聖教內部缺乏名士,精通治國理政之人,大多還是唐縣那些率先投靠聖教的普通文人。”
黃宗羲繼續說道,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眼中滿是擔憂。
“而教主一心想要建設的,是屬於人民的國家。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必然需要眾多能深刻理解教主理念,真正明白人民國家含義的志同道合之士。”
“可縱觀聖教內部,乃至整個南陽府,又能找出幾個真正理解教主思想,領悟人民國家真諦的人呢?”
黃宗羲微微搖頭,滿臉無奈:“南陽府各縣城之所以紛紛投誠,不過是因為聖教開出的高月薪罷了。”
“聖教的將士們,幾乎都是流民、貧苦農民,以及縣城裡的無業者。”
“他們追隨聖教,大多隻是為了能有一口飽飯吃,恐怕根本不理解教主的真正抱負。”
黃宗羲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悲哀,一絲無奈。
“若是讓他們來選擇,只怕更多人希望教主稱帝。”
劉思行等人聽著黃宗羲的分析,紛紛微微頷首,臉上也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這段時間,他們日夜研討,對楊奇偉的思想已有了較為深刻的認知,也大致琢磨出了他建立人民國家的思路。
然而,正是因為了解得越多,他們心中的憂慮便越發沉重。
劉思行輕輕嘆了口氣,目光中滿是關切:“想要建立屬於人民的國家,絕非一人之力,或是少數人便能做到的。”
他緩緩走到黃宗羲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說道:“正如教主所言,民智未開,百姓不知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又談何建立人民的國家呢?”
“教主此刻的處境,只怕艱難萬分啊。”
說著,他望向西方,眼神中充滿了對聖教未來的擔憂。
眾人聽了,皆默默垂首,屋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起來,彷彿有一塊無形的大石頭,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張楚山站在一旁,眼神閃爍不定,似在內心進行著激烈的掙扎。
猶豫了數秒後,他突然緊緊握住拳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咬牙說道:“聖教已差不多拿下南陽府全境,信陽緊鄰南陽府,我們也該有所行動了。”
聽到這話,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劉思行面露猶豫之色,走上前,拉著張楚山的手,誠懇地說道:“張兄,你當真考慮清楚了?眼下朝廷大軍就駐紮在信陽,你若隨我們一同前往,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