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人與孩子有著顯著的共同特點,那便是缺乏足夠的生存能力,且在生活中不受重視、無人待見。
孩子們因年齡太小,尚未具備獨立生活的本領;老人們則因年紀太大,身體機能衰退,無法再承擔重活。
他們每日渾渾噩噩,不清楚活著的意義,也不知道該如何在這艱難世間生存下去。
就在這時,楊奇偉出現了,聖教也隨之降臨。
楊奇偉並未因老人年事已高、孩子年紀尚小而嫌棄他們,更沒有因為他們既無法上陣殺敵,又難以承擔繁重體力勞動,就將他們棄之不顧。
恰恰相反,楊奇偉給予了他們從未感受過的悉心關懷。
在聖教的照料下,他們飯能吃飽,衣物充足,甚至楊奇偉還特意給他們增加了一些肉食,用以改善生活。
至於工作,更是輕鬆簡單,只需幫忙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諸如搬運一些輕巧的小物件,或是幫忙推推車之類的活兒。
對楊奇偉而言,照料這一千多老弱群體,耗費不了太多的資源,不過是舉手之勞。
但對這些老弱之人來說,簡直如同天神降臨,是真神前來救苦救難。
楊奇偉已然成為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是他們在這冰冷世間感受到的唯一溫暖。
正因如此,他們對楊奇偉的好感度,遠比那些身強力壯的壯年男子,或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要容易提升得多。
畢竟對於青壯們而言,楊奇偉領導的聖教雖是當下不錯的選擇,卻並非是他們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徑。
即便離開了楊奇偉,離開了聖教,他們也還有其他辦法在這世間謀生,可那些老人和孩子,一旦失去聖教的庇護,幾乎沒有活路可言。
大致明白了這些人的狀況,以及好感度提升的根本緣由後,楊奇偉心中開始盤算著一件事。
怎麼讓更多人明白,自己才是他們唯一的依靠!
怎麼讓更多人明白,自己才是他們幸福的唯一保障!
怎麼讓更多人明白,自己才是他們戀愛的盡頭,世間唯一的光!
這種事情~~~
其實並不難。
是的,並不難。
楊奇偉在瞭解情況後,已經有了相應的計劃。
而唐縣計程車紳,河伯,就是這個計劃最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