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些人緩緩走出,人群中很快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議論聲,有人憑藉名字,迅速認出了他們。
“張全福,我記得他,他是俺們小方村的人。”,一位中年漢子扯著嗓子喊道,聲音中帶著幾分驚訝。
“這人遇到什麼事情了嗎?”,旁邊有人好奇地問道。
“哎,十幾年前,張全福雖說算不上富裕,可家裡也有幾十畝地,日子倒也過得下去。他原本有一子兩女,兩個女兒生得那叫一個標誌,村裡不知道多少人羨慕他家的日子呢。”,中年漢子微微搖頭,眼中滿是惋惜。
“結果十二年前,張全福的兩個閨女結伴去縣城,就再也沒有回來。”,他的語氣中透著一絲悲涼。
“啊,兩個大活人怎麼會憑空消失?”,問話的人滿臉驚愕,瞪大了雙眼。
“哎,聽說是遇到了劉家的一個管事,那管事看中了張家姐妹,就強行把她們擄了去。姐妹倆不堪受辱,後來投了河。”,中年漢子嘆了口氣,言語間滿是憤怒。
“一個管事就這麼囂張,還有沒有王法了?”,另一個人義憤填膺地說道。
“呵,若是尋常管事,可能還真不敢這麼猖狂,但那人可是劉家三房老爺的小舅子。”,中年漢子冷笑著解釋道。
“後來張全福去給兩個閨女討說法,還被劉家的奴才打斷了一條腿。不久後,為了看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錢,能賣的東西全賣了。”,他的聲音低沉,多了幾分憤怒與悲涼。
“哎,真是目無王法,目無王法啊。”,周圍的人紛紛搖頭嘆息,臉上滿是憤慨。
“王大山,居然是他,難怪了。”,人群中又有人發出一聲驚呼。
“王大山是誰?”,有人疑惑地問道。
“城西王木匠的兒子。”,有人立刻解答道。
“是他啊。”,眾人紛紛露出恍然的神情。
“老王真是可惜了,哎。”,一位老者搖頭嘆道。
“誰說不是吶。”,周圍的人紛紛附和。
“請問兩位兄弟,這王大山,還有王木匠是遇到了什麼事情?”,一位年輕後生好奇地問道。
“十年前,府衙翻修,王木匠是咱們唐縣一等一的巧手,所以就被喊了過去。”,一位知情者開始娓娓道來。
“誰知道府衙修繕完畢後,當年的縣令老爺失竊了一份金銀珠寶,也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神秘。
“反正縣令大怒,下令嚴查所有參加翻修的工匠和木匠。後來有人說是王木匠偷了這份珠寶,還在王木匠家裡搜到了證據。”,他繼續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
“縣令一怒之下,直接對王木匠用了大刑,不久后王木匠就死在了牢獄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