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頭戴烏紗帽,身穿圓領袍,腳蹬黑長靴。他們的服飾用料可以選用雜色紵絲、綾羅和採繡等相對高檔的絲織品。”
“那普通百姓呢?”
“庶民男女的衣服嚴禁使用錦綺、紵絲、綾羅等材質,只能用綢、絹、素紗、布等較為普通的布料。”
“平民婦女的服飾更是受到嚴苛規制,禮服禁止使用金繡,只能選用紫、綠、桃紅等間色,並且嚴禁佩戴寶石、金銀首飾,只能用銅錫質地的頭面裝飾。”
“公侯以及一品二品官員,酒盞可用金制,其他餐具用銀製;三品到六品官員,酒注用銀製,酒盞用金制;六品到九品官員,除了酒注和酒盞用銀外,其他餐具必須用瓷制。”
“而普通百姓只能使用瓷、木等材質的餐具,絕對禁止使用金、銀等貴金屬製作的餐具。”
“一二品官員的廳堂可以建五間九架,往下到九品官員,廳堂為三間七架;六至九品官員廳堂三間七架,正門一間三架。”
“庶民的廬舍不得超過三間五架,並且嚴禁使用斗栱、彩色裝飾。房屋數量即便可以多至一、二十所,但間數和架數都不容許增加。”
“官員出行能夠依據品級乘坐相應規格的轎子等交通工具。”
“平民百姓的出行工具則受到嚴格限制,通常只能步行,或者使用簡陋的畜力車等,而且在道路使用等方面,必須避讓官員。”
“官員在法律上享有諸多特權,比如八議制度,也就是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符合條件的官員犯罪之後,可以透過特殊的程式減免刑罰。”
“除此之外,官員還享有不受隨意逮捕和審判的權利,必須先經過特定的程式革去官職,才能夠對其進行司法審判。”
“而平民百姓則必須嚴格遵守法律,一旦觸犯法律,就會遭受嚴厲的懲罰,並且幾乎沒有減免刑罰的機會。”
“這就是大明皇朝所宣揚的愛民如子,為天下百姓蒼生救世嗎?”
“他們不過是把天下百姓當作自己的私產,當作畜生牛馬一樣豢養罷了。”
“這世上,真正惡的並非人心,而是他們憑藉制度構建出來的不公社會。”
“是他們為了維護這種制度,而創造出來的思想和教育體系。”
“他們教導百姓要忠孝仁義,卻教導自己的子孫如何魚肉百姓、吃人喝血。”
“他們教導百姓要奉獻忍讓,卻教導自己的子孫如何肆意剝削百姓。”
“他們教導百姓要恭順臣服,卻教導自己的子孫如何殘酷壓制百姓。”
“他們創造了一個極度不公的世界,所以才要大肆宣揚人心惡毒。因為只有把惡歸咎於人心,他們所犯下的壞事、惡事,才不是他們自身的原因,而是整個天下人的過錯。”
“惡的從來都不是人心,而是不公的制度、扭曲的教育以及腐朽的思想。”
“我希望你們永遠銘記,只有權力屬於你們,屬於人民,才能夠建設出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
這一刻,天地之間彷彿只剩下楊奇偉那激昂澎湃的聲音在迴盪,這聲音猶如洶湧的潮汐,向著四面八方奔湧而去,傳遍天下每一個角落。
這一刻,所有百姓都目光失神,怔怔地呆立在原地。
他們彷彿透過楊奇偉的話語,隱隱約約看到了那個屬於人民的國家的輪廓,又似乎在努力幻想,那個國家到底應該是什麼模樣。
這一刻,許多混跡在人群中的落魄書生、失意士人,早已淚流滿面,口中喃喃自語:“這,這不是三皇五帝,上古之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