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所謂的神靈,口口聲聲說要庇護一方,保護百姓。”
“你們真的保護百姓了嗎!?”,他的聲音響徹雲霄,彷彿要衝破這壓抑的天空。
“唐河兩岸的百姓受乾旱困擾的時候,河伯在哪裡?”
“唐河兩岸的百姓流離失所的時候,河伯在哪裡?”
“唐河兩岸的百姓受權貴欺壓的時候,河伯在哪裡?”
“唐河兩岸的百姓受朝廷剝削的時候,河伯在哪裡?”
“你們保護的是百姓,還是你們的錢袋子。”,楊奇偉的聲音似滾滾驚雷,震天動地。
這聲音透過喇叭傳向四面八方,周圍的百姓只覺得耳邊轟鳴,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更有一些人下意識地伸出雙手捂住了耳朵。
但相比這強烈到讓人耳膜生疼的聲音,百姓們的內心深處,同樣湧起了深深的疑惑。
是啊,一直以來都說神仙是善良的,庇佑一方,保護百姓。
可仔細想想,河伯到底為百姓做了些什麼呢?
乾旱的時候,他在何處?
權貴欺負百姓的時候,他又在哪裡?
朝廷殘酷剝削百姓的時候,他依舊不見蹤影。
好像,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吧。
那麼,他到底保護了什麼呢?
短暫的沉默過後,周遭的百姓們又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楊教主說得有道理啊,河伯到底為咱們做了什麼?”,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用力地點了點頭,一臉認同。
“放屁,沒有河伯,唐河能平靜這麼多年?”,一個老者吹鬍子瞪眼,滿臉不悅地反駁道。
“你說的平靜這麼多年,是指三年前那場差點讓大家家破人亡的洪災,還是去年顆粒無收的旱災?”,小夥子毫不示弱,立刻反問道。
“你,你怎麼敢質疑河伯,你,你大膽。”,老者氣得臉色通紅,用顫抖的手指著小夥子。
“我怎麼大膽了,人家楊教主也沒說錯啊。河伯年年受到唐河兩岸的百姓供奉,又不止唐縣人在供奉河伯,可河伯到底為咱們做了什麼?”,小夥子梗著脖子,大聲說道。
“噓噓噓,你瘋了,神靈的事情能隨便議論嗎?”,旁邊有人趕緊拉了拉小夥子的衣袖,神色慌張。
“楊教主是神人,你也是神人嗎?”,那人壓低聲音,滿臉緊張。
百姓們議論紛紛,有人贊同小夥子的觀點,不住地點頭。
但更多的人還是惶恐難安,眼神中滿是不安與畏懼。
此刻,就算是在場的小孩子,也敏銳地察覺到氣氛不對勁,似乎要有大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