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族們猶豫著答應了,罷了,既然獲益這麼久,見一面也罷!
然後他們就見到了與玉安公主如出一轍的出色容顏,這位鬱公子怎會和公主如此神似!
在眾人瞪眼茫然之際,鬱安輕輕一笑,向眾人拱手,“初次見面,承蒙諸位照拂家妹了。”
近日遠梁國非常熱鬧,前有太子找印章找到了家姬榻上的醜聞,後有玉安公主有雙生哥哥的奇事。
一樁又一樁,叫人津津樂道。
有人疑惑遠梁國君膝下兒女僅有一雙,便是王後所出的梁嗣,以及無名宮妃所出的玉安公主,那這雙生哥哥又是從何而來?
解釋的說法是,那鬱姓宮妃當日生産,所出的是一對雙生子,次女孱弱便嬌養著留在身邊,而長子卻因緣巧合流落民間。
若問緣由,便是接生宮人們苛待宮妃,凋零皇嗣,將雙生胎一分為二,富貴不得盡享,儲位不得妄爭。
有人總結,那歸根到底,這位近幾年廣為人稱道的鬱安公子,也該稱和公主一樣稱作殿下了?都和公主住進一個府邸了,自是家人團聚,將話都說開了。
眾人皆嘆這是好事一樁。
而心思活絡善於鑽營的人就開始暗自計較,遠梁多了個極得民心的皇子,朝野局勢恐會有變。
王後和梁嗣那邊沒傳出大訊息。
但王後私下去過鬱氏宮中,被鬱氏柔柔弱弱地一懟,正欲揚掌,就鬱安神色淡淡地擋了過來。
李氏美目圓睜,氣得連王後禮儀都懶得維持,“你……你好得很啊,玉安,是我小瞧了你,你竟有這種魄力!”
民間傳言太過牽強,宮中的聰明人倒是能猜中一點事情真相。
他們皆嘆皇子分明是七尺男兒,卻扮了這麼多年美嬌娘,魄力卻非常人能及。
“娘娘客氣,”鬱安對王後態度平淡,言語時眼神沉靜,“多謝娘娘多年高抬貴手,放了我們母子二人一條生路。”
震怒的李氏最終被女官們勸了回去,鬱氏問到了國君,鬱安說國君早已知情,要她不必憂心。
向國君坦白的時機正巧,彼時對方召鬱安去理政殿,想來是要問問他私下結交朝臣的事。
清寒臣子也便罷了,如今竟不加遮掩去接觸重臣,該提醒他注意分寸了。
可鬱安將兜帽一摘,國君徒然皺眉,看著眼前男子打扮的人,“這是何意?”
鬱安長跪於地,將無雲宮中的數年賬目開支一一呈上。
這用度數目遠不夠宮妃規格。
鬱安終於找到機會,將這些年來王後的刁難苛待直白地呈現在國君面前。
鐵證如山,國君面色很不好看。
鬱安說出自己掩飾身份的原因,是畏懼主母,怕惹來猜忌,不願讓國君和已立的太子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