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修改,改完就沒有這一行字)
翁楠希看書,書架上有一些網際網路商業產品的書。她看到書上寫,在【個性化推薦】領域裡,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探索與利用】平衡這個賭博機裡的公式。
探索,探索使用者尚未了解的選項,看看收益如何。
利用,基於使用者的探索結果,最大程度地攫取收益。
這和她在圈子裡的社交準則是一樣的——一邊認識更新的人,一邊在已認識的人當中,獲取最大化的利益。
在翁楠希的心裡,有一杆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對方能給她多少,她就相應地付出多少。她的精力當然是有限的,那些價效比低的、最後沒法再給她帶來價值的人,她會漸漸拋棄。
但拋棄也不能一蹴而就,為防止狗急跳牆,這其中也有講究。如何如沐春風,如何溫水煮青蛙,如何讓對方主動退讓,甚至為此理解。這些翁楠希都很嫻熟。
李澤彬就是早已被她徐徐拋棄的人。
自【日記門】之後,翁楠希就給他們這些人不大往來了。
當時他們一個個自顧不暇,也沒注意。
【日記門】事件風向逆轉後,網友們清醒後,回過頭來詢問哪個缺德的壞鳥竟然的把私密的日記髮網上來。李澤彬一眾二代公子哥,雖在魔都範圍不太入流,卻也拎得清事情,懂趨利避害,知道不能把火往家引,於是一個個偃旗息鼓。
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才想起來,很久沒有看到翁楠希了。雖然和翁楠希偶有通話,但見面是越來越難見了,總是空不出時間,很忙。
今天再見李澤彬,甚至讓他進到家裡來,只是因為茶几上的那攤照片,讓李澤彬重新有了價值而已。
當李澤彬找上門來,說有一堆她和韓覺的合照,翁楠希其實並不太意外。
她用了半年時間,不動聲色處理了俱樂部所有與她有關的東西,同時也做好了照片遺漏的準備。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墨菲定律】,用數學上的解釋,其實就是【大樣本下小機率事件必然發生】。所以翁楠希根本沒指望單靠一道保險就把所有潛在危機鎖住。
現在問題來了,把問題解決掉就好。
“你開價還是我開價?”翁楠希問李澤彬。
李澤彬穩坐釣魚臺:“你先說來看看。”
“五十萬。”
“五十萬?低了,低了……”李澤彬搖了搖頭。
翁楠希沒有緊接著再報一個新的價格,而是恬靜從容地看著李澤彬。
“這些照片讓狗仔賣給報社,五十萬差不多了,”李澤彬很有經驗,“可惜我賣的不止是照片吶,你的人設就值這麼點錢?最起碼也得……”
李澤彬思忖片刻,笑道:“兩千萬吧。”
翁楠希放下茶杯,看著李澤彬不說話。
“你慢慢考慮。”李澤彬探身從茶几的果籃裡拿起一個蘋果,啃了一口,然後舒適地躺倒在沙發上,大口嚼著果肉,環顧著這個他曾經千方百計想進而不得入內的屋子,含糊道:“好不容易才來一趟,我可得好好坐一會兒。”
然而翁楠希並沒有考慮多久:“你如果打算敲一筆的話,真的找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