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見她如此開心,自己也打起來精神,將他一生的戰績,娓娓道來。
從初出茅廬到名揚天下,從懵懂無知到歷盡千帆,從不知情為何物,到情深不知所起何處,從以殺止殺、以暴制暴到學會寬容和理解。跌宕起伏的數十載,是他已走的路。
只是,故事終究只是故事,七分真,三分假,去掉了不少腥風血雨,略過了無數無能為力,省去了那些愛恨的無力,淡化了心中無盡的絕望與悲傷,留下的,是情與義的昇華。
分明的恩怨情仇,適時的寬容與心上的解脫,他希望藉著自己的經歷還有故人的遭遇,在楚思晴的心中種下一顆善良的種子,讓她的一生不被枷鎖所束縛,不會再重蹈覆轍,從而得到最美的晴天。
不過,十年後江湖新的動亂證明,他的美好願望,最終只是一場空。
而在他所有的故事裡,從來都未曾提起慕容情與輕君這兩個他前半生中最重要的女人的名字。
那是他的心結,也是他的禁忌。
楚思晴認真地聽著、聽著,一字一句全都印刻在了心底,她越是瞭解若問,就越是放不下。
他的前半生,她未曾參與;他的後半生,她願永遠陪伴,至死不渝。
“師父,如此說來,你隱退江湖是因為已經看淡了紛擾,不想再被塵世俗物所叨擾?”楚思晴似懂非懂。
“這麼說,也沒有錯。你看這自然風光多麼令人心曠神怡。遊山玩水,策馬馳騁的日子,是多麼得逍遙與自在。”若問嘴上說著如此,可是心間仍不免惆悵,若無當年之事,只怕他自己也未必能夠全然放下。
浪跡天涯十五年,他的戾氣絲毫未減,是楚思晴的出現才讓他的心,靜了下來。
“如果師父沒有隱退,那麼現在的江湖之上,你一定是天下無敵的!”童心如此簡單,帶著滿滿的崇拜,根本不清楚無敵並非說說而已,而無敵的寂寞,她就更不能理解了。
在她眼裡,若問就是最好的。
若問只是笑笑,名利二字如浮雲,他從來不曾在意:“我要是不隱退,又怎麼能夠遇到這麼乖巧、這麼聰明、這麼可愛的晴兒呢?”
楚思晴嘟著紅潤潤的小嘴兒,把頭往後一仰,開心地盯著若問一直笑著,眼睛又彎成了兩道月牙。她喜歡若問的答案,喜歡若問這個師父,更喜歡若問這個男人。一路上,這是楚思晴第一次露出由衷的笑意,不是因為世間的美景,也不是因為萬物的美好,只是因為若問的一句話。
情竇初開的年紀,她的芳心早已暗許。
若問推了推她的鼻尖:“你個鬼靈精,終於開心啦?”
楚思晴自己拱了拱小豬鼻,做了鬼臉,很快又害羞地低下了頭,貼近他的懷抱裡。
夕陽西下,映照著這一大一小兩個人,他們的身影落在一側,與他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