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杜巴麗夫人向李嫣推薦路易·菲利普自然是有她的私心的。但是她沒有想到李嫣竟然就這樣接受了。
她不覺為李嫣的信任感動得淚水漣漣。
她發誓,今後,她絕對不會辜負李嫣今天的這番信任。因為老國王路易十五已經去世了,李嫣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不計任何條件對她好的人了。李嫣既然對她好,那她也要對李嫣好。
另一邊,當初路易·菲利普奉命接近李嫣的時候,李嫣的臣下就在背地裡把路易·菲利普查了個底朝天,如今再做調查,第一次初選,路易·菲利普就排名相當靠前,加上他的資料原來就比其餘的候選者要詳實許多,因此,對於李嫣的決定,政事堂、樞密院和內府相關官員經過反複的討論,最後還是決定,法蘭西方丹勳爵路易·菲利普中選。
李嫣的二十歲生日過後,在啟程去柏林之前,瓦隆的最後一場舞會上,她一共跳了四支曲子,舞伴分別是英國首相腓特烈·諾斯勳爵,勃蘭登親王腓特烈二世,法蘭西國務大臣舒瓦瑟爾公爵,以及方丹勳爵。
所有的聰明人都知道,方丹勳爵雀屏中選了。
舞會結束之後,舒瓦瑟爾公爵、黎塞留公爵和方丹勳爵回返凡爾賽,而杜巴麗夫人則繼續陪著李嫣前往柏林。
在得到了教皇國方面的回複之後,李嫣的臣下就開始就加冕儀式需要的禮服和規格跟法利亞神甫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其實歐羅巴國王的加冕典禮,尤其是天主教區的國王的加冕,其實跟天主教的樞機主教們的加冕儀式沒有什麼兩樣。就好比說歐羅巴大陸上的頭號老牌強國法蘭西的國王,還有個“世俗的樞機主教”的別稱。
對於李嫣要在儀式中向教皇磕頭一事,諸多的臣下都表示不滿。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李嫣開了這個頭,按照歐羅巴的風俗,那以後,李嫣的子孫需要登基為皇,少不了也要教皇加冕,如果李嫣的王國日後跟教皇國起了沖突,那……
對此,李嫣就說了一句話:你們別忘記了英國的亨利八世。
有了足夠的實力,誰管什麼教皇不教皇的?宗教這種玩意兒,愛信不信,別忘記了,李唐皇室自詡老子的後人,道教才是李唐的國教。天主教?最多也就排個第三!可是誰讓現在李嫣實力不足呢?實力不足的時候,只能夾起尾巴做人!
有亨利八世珠玉在前,又有了李嫣的話在那裡擺著,倒是讓那些重臣們略略沉默了一會兒就放下了。
重要的是現在。
大唐皇帝和皇太子最高階的禮服,自然是冕服,不過,為了防止教皇和教廷那邊無法接受,李嫣在第一時間就拒絕了冕服,同樣,繡龍的袞服也被李嫣否決了。
最後,李嫣親自圈定了通天冠服,通天冠自然是不用說的,大唐對之有嚴格的規定。而對應的袍服,本應該是絳紅色紗袍。
可是李嫣加冕為女王,不穿五正色的袍服,卻穿絳紅色紗袍,有不少臣子覺得,有些不夠正式。
不過,這些臣子的建議,李嫣都拒絕了。
她就是要穿通天冠服舉行加冕典禮,同時,她不會學之前的法蘭西國王,披著藍色的鬥篷。而在加冕典禮之中,她會跟她的臣子一樣,手持笏板,只不過她抱的是玉圭,而她的臣下用的是各種材質的笏而已。
對於李嫣的堅持,法利亞神甫非常驚訝,也頭疼。
不過,他聽說了李嫣放棄了祖國另外兩種更加尊貴的袍服而選擇了通天冠服是為了表示對教皇的尊敬之後,立刻變得不能更加滿意了。
教皇人都沒到柏林,他就寫了一封厚厚的信,幫李嫣說了很多好話。
這讓教皇對李嫣的初始好感度上升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他覺得,作為一個異國人,從來沒有信奉過天主的異國公主,能夠做到這一部,已經非常可貴了,至於別的,可以慢慢來。
李嫣的加冕典禮,可以說非常非常盛大,一點都不比法蘭西的路易十六的登基典禮來得遜色。尤其是李嫣在教皇面前跪下,而她身後政事堂樞密院所有的臣子都齊刷刷地跪下,放下笏板磕頭的行為,更是讓教皇和在場的天主教宗職人員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的滿足,以致於他們沒有能對李嫣的宣誓及時提出反對。
是的,按照傳統,教皇對國王或者女王加冕之後,新國王或者女王會宣誓,他她會保護教士們的特權,然後才會告知臣民,他她會保護自己的臣民。
但是,李嫣的宣誓是這樣的:
——我發誓,在我的國土之內,無論是宗職人員,還是貴族,抑或是平民,只要你遵守國家的法律,那麼,我就尊重你在我的國土上應有的權力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