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皇帝拂袖而去的背影,姚崇宋景二人面面相覷。姚崇遲疑了一下,道:“廣平兄,你看,公主殿下手中的兵符……”
此時,宋景已經明升暗降,明著被封為廣平郡王,可實際上卻已經失去了宰相職位,只不過,在民眾的眼中,他依舊是開元盛世的標誌六大名相之一。
所以,同為開元盛世六大名相之一的姚崇才會稱他為廣平兄。
宋景的別名又叫宋廣平。
宋景遲疑了一下,道:“太師的意思是……”
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又匆忙地低下了頭。
他們同朝為官多年,私交不錯,在公事上又配合默契,如何不知道對方眼神之中的含義?
半晌,才聽姚崇道:“事關太子,看起來,我們必須拜訪一下寧王。”
“正是。太師請。”
“廣平兄,你也請。”
嘴上這樣客氣著,可是這兩位腳下卻也不慢,一出宮門,直接就往寧王府去了。不想,一向平易近人的寧王竟然沒有接見他們,相反,還直接讓門子上的人告知姚崇宋景二人:
“抱歉,兩位大人,我們王爺說了,若是兩位大人是為了珠璣公主之事而來的話,那王爺就不見二位了。”
姚崇宋景二人更加驚訝了。
他們立刻明白,這事兒,十有八、九還真跟這位王爺有關。
寧王李憲,原名李成器,本是睿宗皇帝的嫡長子。當年因為武則天的關系,睿宗皇帝曾經登基為帝又被廢。他第一次登基做皇帝的時候,封的,就是長子李成器為太子。但是,睿宗皇帝第二次登基之時,又涉及了討平韋氏之亂。而在這個過程中,三子李隆基居功甚偉,因此為了這個太子人選,睿宗皇帝頗為頭疼。
李成器看出了睿宗皇帝的心事之後,就奏稟睿宗皇帝:“儲副皇太子)者,天下之公器也,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時,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
當時的睿宗皇帝雖然覺得有道理,但是還是猶豫不決,所以,李成器便“累日涕泣”,“言甚切至”。
睿宗皇帝深為感動,同意了他的請求。李隆基知道後,“又以成器嫡長,再抗表,固讓”。就這樣,兄弟兩人再三謙讓,由於成器堅辭固讓,最後才確立李隆基為皇太子。
多年來,李隆基跟哥哥李憲之間的兄弟情深,一直被稱為皇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