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一路上,鈕鈷祿氏不免又多了一層煩惱。
嘉慶的原配皇後喜塔臘氏沒得早,因此綿寧這個原配嫡長子被交給了當時還是側福晉的鈕鈷祿氏撫養。嘉慶登基之後,鈕鈷祿氏先封貴妃,然後晉皇貴妃,最後才被封為皇後。別說是百姓家裡,就是鈕鈷祿氏自己心中,也認為自己不過是妾室扶正的,因此,平日裡她待綿寧很好。
這是宮廷內外公認的。
可是那是在和平年代,如今這戰亂時節,尤其是之前,一路逃亡,鈕鈷祿氏自然更在乎自己的親生兒子。她已經死了一個女兒了,她又只有兩隻手,自然只顧得上自己的親骨肉。而且鈕鈷祿氏很清楚嘉慶帝對綿寧這個原配嫡長子的在乎,平日也就算了,可是這逃亡的日子,她還不明白?自己的親骨肉,也只有自己會心疼!
想到那些被嘉慶丟在避暑山莊的妃嬪,那些因為被唐人攆著而被拋棄在路上的皇子皇女們,就是鈕鈷祿氏再賢良,她也做出的選擇。
這讓原本十分和諧的繼母子之間,難免出現了裂痕。綿寧想的是,雖然自己自小被皇額娘撫養,可皇額娘到底不是自己的皇額娘。綿寧既然有了這樣的想法,鈕鈷祿氏如何不知?不免更惱。
你有萬歲護著,一路上親自帶在身邊,可我的兒子呢?你平日裡的友愛弟弟,難不成都是假的?要知道,你三弟綿愷如今還不到二十呢!更何況綿忻更小。
只是這些都瞞著嘉慶而已。
想到這位漸漸跟自己離心的繼子,鈕鈷祿氏心中著實煩悶。
她想了想,對身邊道:“二福晉那邊的份例再提一成。”
“嗻。”
綿愷跟綿忻對視一眼,交換了一個瞭然的神色。
他們當然知道鈕鈷祿氏這麼做的深意。
要知道,這裡是西安,可不是北京。雖然行宮裡面按照紫禁城的規格專設了禦膳房,下分葷局、素局、菜局、飯局、茶局、酷局、點心局等近十個局,每局有廚師十幾個人,共有100多人。當然,皇帝事多,不管這些,因此這些人就直接向皇後負責。
因為,每餐先由太監呈上選單百餘種由皇後挑選,所以,這些日子以來,帝後二人每天的使費就已經超過兩千兩,更別說下面還有三位皇子了。
可就跟鈕鈷祿氏方才說的那樣,“儉省了許多”。在鈕鈷祿氏看來,他們乃是皇族,是帝後,是皇子,這天底下委屈了少了誰,都不應該少了他們幾個的。
不過,鈕鈷祿氏能穩穩地做著她的皇後,自然是知道嘉慶的忌諱的。因此,她當然知道在繼子跟自己日漸生分地情況下,讓自己在嘉慶面前顯得賢良大方又不動聲色地給別人下套子。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叫人把自己每日的那份黨參乳鴿湯給綿寧的妻子二福晉送去。
辦法雖然簡單,但是卻十分有效。
因為嘉慶很清楚,唐人不接受簽訂合約讓他割地自居,那麼,他就只能打了。可是要打仗,就必須要就軍隊。所以,他需要大量的財帛賞賜隨扈的官兵,只有這樣,人家才能為他賣命。
可是作為皇帝,嘉慶又開始擔心西安的府庫是否能滿足需要。畢竟,現在只是日常開銷,真正打仗,那才是花錢如流水。
所以,看到支應局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花費了二十九萬兩銀子,嘉慶就不高興了。再聽說了乳鴿湯一事,嘉慶十分不滿。按照宮廷的禮節,作為公公,他不好直接把兒媳婦交到面前罵,但是他可以把兒子叫到跟前痛罵一頓。
綿寧這才知道,自己的繼母要收拾自己,根本就不用吩咐。可是他有什麼辦法呢?只能老老實實地跪在嘉慶面前聽著,回頭還要去給鈕鈷祿氏賠罪,完了,回到自己的住處,還要面對無辜受了自己牽連的妻子。
綿寧的心裡別提有多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