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有些不舒服,可是,這就跟瓷器一樣。官窯的瓷器,哪怕是新東西,就因為東西好,所以大家都捨得花錢,三五百兩銀子買一套回去顯擺的也不是沒有。可百姓人家的粗瓷碗的?幾個大錢就能夠買上一摞。
曹文是決定,回去之後,他一定要打電報去問問,他的那輛小汽車是不是全部手工的高檔貨。
老亢頭立刻抓住機會,道:“陛下愛民,我等感激在心。可是,這樣一來,陛下,豈不是背負了很大的虧空?”
晉陽公主先是一愣,繼而笑了:“原來你們是擔心這個?”
“是,是的。我們希望能為陛下排憂解難。”
晉陽公主道:“這個,就不勞費心了。事實上,宣徽府在這上面簡直霸道的可以!為了保證母皇和國家對鐵路的掌控權,別說是你們,就是我,也不允許投資鐵路。”
在場的三位晉商代表都傻眼了。
“您,您說什麼?”
“您也不能投資鐵路?”
這是什麼意思?
老亢頭、曹文是、常彪三人更懵了。
晉陽公主道:“是的。國法裡面明確規定,重要礦産、鐵路、公路等,這些必須屬於國家,屬於君主,就是儲君也不例外。”
“那,那陛下……”
“放心,固然同時進行這麼多的工程,對於母皇和宣徽府而言,一樣意味著沉重的資金壓力,可同樣,一旦鐵路通車,那就意味著宣徽府的貨物能在數日之間,從廣州到達北京,再從北京到太原。這裡面的價格優勢,絕對不是你們能想象的。”
別的不說,南洋那些稀罕的水果,放到杭州賣不起價錢還是放到北京賣不起價錢?
距離越遠,賣的價錢就越高。晉陽公主一點都不懷疑,宣徽府會再度從中賺得盆滿缽滿。別的不說,這次從美洲大陸運送大量冰凍的雞肉鴨肉,不也一樣讓宣徽府賺翻了嗎?
更別說,宣徽府現在有自己的銀行,銀行這種金融機構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被宣徽府玩出了許多花樣。
好吧,雖然雙方的接觸很有些雞同鴨講的味道,但是,晉商們還是得到了以下結論:
第一,唐國女王非常有錢,
第二,唐國人不稀罕他們的錢。
前者對於晉商們來說,這不算什麼,畢竟,華夏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歷史就是如此:取天下以供一人。
但是後者對於晉商們來說,就複雜了。
唐人不喜歡他們的錢?
為什麼?
從晉陽公主跟前告退之後,晉商們再度碰了一個頭,然後交換了一個意見,最後得出的結論,也就是他們最不敢相信的一個結論,那就是:可能唐人比他們想象的,更加有錢,所以,他們才會覺得,比起落個壞名聲,鯨吞他們的錢這樣的行為,更加不合算。
更簡單的說,鯨吞他們的家業,對於唐人們來說,政治成本或者是名聲成本或者是其他的成本太高,因此不合算。
得出這樣的結果,晉商們面面相覷,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