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唯我煌煌大唐> 第234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4章 (2 / 2)

要知道,那種裙子,一條,其實差不多就是一套了,裙子裡面的被叫做帕尼埃的側箍看似樸素而且還能夠反複使用,可是裡面卻用到了鯨須,因為那樣才足夠輕,不至於讓女士們扛不動,又足夠堅韌,能夠撐得起曼圖亞那向兩側展開、甚至個別款式的幾乎跟女士的身體呈九十度直角向兩側展開又垂直於地面的裙擺。

這種使用了鯨須的襯裙,可想而知,它看似普通的外表之下,實際上是多麼的昂貴、奢侈!而且王後的裙子上,少不了珍珠、寶石和繁複的刺繡作為裝飾。當時的天然珍珠和天然寶石的價格且不說,就是那些繁複的刺繡,每一平方英寸,就要花掉一個熟練的女工,一個星期的時間。

可以想象,為什麼後來很多人都覺得當時瑪麗·安託瓦內特是值得同情的可是當時的人民又為何覺得她窮奢極欲得讓人無法承受。

但是李嫣不同,唐人們的襦裙就更加不同了。比方說,一條大紅的上襦配漸變色的煙霞灰長裙,這一次我配了大紅的上襦,下一次可以用翠綠的上襦,再下一次,可以用碧綠的。反正這條裙子的主基調就是湖光煙雨,那麼,上襦的顏色和花紋就是季節,從代表花木吐翠的新春的新綠,到桃花盛開的粉紅,再到奼紫嫣紅春意鬧的大紅大紫,再到盛夏濃綠,乃至是秋天的金黃,甚至是表現大海和藍天的湖綠、湖藍、海藍、天藍,都可以。

上襦的顏色改變了,那麼,披帛的顏色和花紋是不是也能夠跟著改變呢?

披帛也改變了,那半臂呢?外面的大袖衫呢?

唐人先進又複雜的織染工藝,讓很多布料在精緻華美、絢麗奪目的同時,也讓它們的價格不至於那麼令人難以接受,很多中産階級家庭的女性,只要捨得,每個季節給自己做兩身,真的沒有問題,就是緙絲的布料實在稀有,可是糖果色,或者是馬卡龍色,一樣能搭配出令人驚豔的效果。

而且這些配件根本就不是隻穿一次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應季的時候一個月要穿上四五次,一年要穿二三十次。很多配飾第二年還會翻出來,有的幾年後還會上李嫣的身,再加上發型和首飾的調整,每一次,都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唐式襦裙的易於搭配、容易出效果,大公報盡心盡力的報道,引領了新帝國的新時尚。

李嫣用這種方式,把節儉和王室必須的時尚、精緻、優雅、華貴結合在了一起。更別說,大公報上每年都會公佈她的置裝費,連首飾帶衣服配飾再到化妝品,每年大約是兩百萬牡丹幣。當然,這裡面,珠寶是大頭。

對比宣徽府每年好幾個億的營業額,還有每年清償的近一個億的債務,對於人民來說,女王每年才兩百萬牡丹幣的置裝費,真的是太簡樸了。幾乎舉國的人民都認為,女王喜歡珠寶,這種小小的愛好,真的不算什麼。畢竟,她用來購置珠寶的,是自己的錢。

甚至當時的珠寶商人在報紙上的公開廣告詞就是:女人,就應該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珠寶。

除了珠寶之外,女王的頭上也不會缺少時鮮的鮮花作為裝飾,甚至大公報的記者曾經報道過一次,女王即將邁出她的專列的時候,發現她頭上的薔薇花竟然不那麼嬌豔、充滿生機了,她怎麼做的呢?直接從專列的桌子上的花瓶裡面,取了一支合意的玫瑰,剪了刺,修了長度,然後讓丈夫幫自己簪上。

《唐國大公報時尚版》還教會了女人們如何去梳各種精美的發型,因為不用假發,自然就用不上面粉為主要材料的發粉,同時,因為以桂花油為主的東方頭油大多數一瓶只要一個牡丹幣而且最起碼也能用半個月的情況下,使得再苛刻的評論家們也說不出話來。

李嫣就是用這種方式,在不幹涉政事堂和左右議事廳的正常政務的情況下,經營著自己的形象、引導著她的人民,讓君主制再度深入民心。

她在位的時代,被稱為黃金時代。

國家物質豐裕、人民生活富裕,甚至國家還透過徭役相關條款間接地規定了最低工資,保證了廣大工人階級的利益,也使得無政府主義在唐國根本就沒有發展的空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