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李小姐。”
“是的。”
“請問是哪一位李小姐呢?”
“當然是那位左議政小姐。”
“那麼,您知道這位李小姐有一位堂妹嗎?”
貝克特微微勾起了嘴角,道:“當然。我還知道,這兩位小姐的名字雖然一樣,雖然第一個字都是東方特有的一種名貴寶石。但是後面一個字的含義卻是不同的。李玉真小姐的真字,有真實、純真之意,這是一個父親對於女兒的祝福,希望女兒能夠活出真正的自己之意。而李玉貞小姐,她的名字代表著她的家族對她的要求。”
“啊~先生,您也真是的!怎麼不能讓我顯擺一下呢?”
“夫人,雖然現在歐羅巴學習遠東文化已經不像本世紀初那麼熱了,可是作為英國的老牌貴族,在我很小的時候,家族就為我安排了相關課程。”
詹姆斯·貝克特說的是事實。
從十八世紀開始,當殖民地遍佈全世界的時候,哪怕沒有真正進入遠東那個古老的帝國,但是各種訊息卻開始傳入歐羅巴。遠東開始從盲目崇拜的金字塔尖跌落,並且滾下層層石階。而最好的證據,就是蓬巴杜夫人換下了陳設在凡爾賽宮的中國花瓶。
當中國花瓶被取下,換上了法蘭西自産的瓷器的時候,也象徵著法蘭西的思想啟蒙開始走向了真正的成熟——法蘭西人開始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借鑒遠東文化和遠東思想。
“看起來我選錯了顯擺的物件。”
“不,夫人。本人很慶幸自己小時候沒有因為遠東崇拜的退熱而選擇了逃課。不然,現在後悔不疊的,肯定是本人自己。當然,鑒於公爵的故鄉是遠東文明的一份子,我相信,不久之後,歐羅巴各國會再度掀起遠東文化熱潮。”
作為家族跟東印度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的英國老牌貴族,詹姆斯·貝克特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遠東文化,在他生命中最開始的那段時間,他也是遠東文化的崇拜者。可惜,長大以後又透過東印度公司接觸了很多遠東的那個王朝,幻想中的遠東形象覆滅,三觀重塑,這才有了現在的詹姆斯·貝克特。
可以說,李嫣出現之前,在瞭解過李嫣之前,詹姆斯·貝克特在面對自己的同僚,還有遠東文化的時候,內心深處是隱隱抱持著一股輕蔑和驕傲的態度的。
輕蔑於歐羅巴人對遠東的盲目崇拜。
驕傲於他認為自己是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真正瞭解遠東的人,驕傲於自己保持了清醒的頭腦。
他甚至還在內心深處抱怨過,家族為什麼給家族子弟開設的課程中還有關於遠東文化的內容。可是現在,他無比慶幸,當初家族開了這門課程。
路易·菲利普道:“是啊。誰會想到,公爵也是來自於那片土地呢?遠東不是有這樣的一句話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許,那個古老的帝國也不是鐵板一塊。”
歐羅巴人會再度學習遠東,但是,下一次大家考慮國際形勢的時候,肯定會把遠東這個因素也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