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金古梁在ei博上回應了,回應的很淡然。
“當初我寫這個結局時,我曾經做過一個夢.....唸了一詩!“裡面回應的內容,就是昨天他給柳姐說的大致相同。
很多網友又懵逼了,金古梁說的這是啥?
他們總結了一下——“山裡有個觀,觀裡有個道士,道士唸了一詩。”
不過熟悉金古梁這種說話不按太露出牌的金粉們就習慣了,而且隱隱猜出金古梁有可能又要放什麼大招了。
而另一邊,葉晨正拿著手機,看著網友粉絲們的反應。作為一名有時候無聊透到一半,吊讀者粉絲們的胃口,當是一種少有的可供消遣的樂趣。
看了一會兒,葉晨覺得差不多了,就把那《見或不見》布了出去。
兩篇ei博就算是他給讀者和觀眾們的一個交代。
於是,網友們看見了《見或不見》,進了心裡。
倉央嘉措的這詩本就柔情刻骨,富有情意和禪意,配上樑羽生先生的《白魔女傳》大結局,兩位大師在另一個世界沒有機會“聯手”,如今在金古梁的手下,一切就這麼順其自然。
很快,金古梁的兩篇ei博在ei博圈被轉瘋了,因為《白魔女傳》大結局剛結束,觀眾效應正處於爆棚期,《見或不見》這詩進入了許多人的視線。
許多喜愛《白魔女傳》的觀眾ei博、ei信、空間都爭相轉這詩,同時配上《白魔女傳》的插圖。
《見或不見》這麼火,情理之中,並不意外。
很多觀眾乍一看到這詩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卓一航的內心陳述。雖然他們還是看不懂金古梁說他做夢夢到一個和尚唸了這詩是什麼梗,不應該是道士嗎?卓一航是武當中人啊!
當然這都不重要。
“昨天看大結局時哭了一遍,今天看到這詩又哭了一遍,感覺卓一航好可憐!”——來自一位女性觀眾。
“好喜歡前面兩句——”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這裡,不悲不喜,你愛或者不愛我.....“
“感覺作者金古梁是一個‘情聖’!“
當然,一部作品越火,傳泛度越高,神通廣大的網友當然不放棄惡搞,很快,各種《見與不見》神版本出現在網路,讓人捧腹。
學生版:“你看,或者不看書,分數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開,或者不開卷,態度就在那裡,不緊不慢;
你掛,或者不掛科,命運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讓我背到考題,或者讓考題住進我的心裡,默然、淡定、寂靜、歡喜。
三國殺版:“你殺,或者不殺他,主公就在那裡,不死不活;你伐,或者不伐他,反賊就在那裡,不依不饒;你信,或者不信他,忠臣就在那裡,不離不棄;你理,或者不理他,內奸就在你的隊伍裡,不清不楚;來砍我的血,或者,讓我砍掉你的血;萬箭,齊;南蠻,入侵。“
歲月靜好,倉央嘉措在這個世界留下了驚豔一筆。
時間一晃,到了四月中旬某一天,葉晨收到了一個俞校長的電話。
他到了校長辦公室,俞校長跟他說了一個事。
五四青年節快到了,和以前一樣,教育部會組織全國各大重點高校的優秀學生舉行一次“五四大會”。
俞校長讓他當代表學院參會學生的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