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一種變相的警告,藉助強大的火器裝備優勢,震懾他們這些部落首領,以此鞏固大明在北方邊境的統治地位,在互市中的主導權。
他們相信,操練結束之後,關於明軍的強大,尤其是那些火器的威力,將會迅速傳遍那些蒙古各個部落,引起軒然大波,更會製造出一片熱議和恐慌。
毫無疑問,那些對互市所蘊含驚人財富而眼饞的部落,也不得不按耐住自己的貪婪,收斂一些,不敢輕易再騷擾大明邊境,不敢再深入大明關內之地,搶劫進行互市的地方。
畢竟,掌握這些火器的不僅僅是明軍,還有大明邊境的那些邊民,所謂的民兵,也有一定的火器裝備,保護各自村落的安全,和明軍形成聯防機制,穩定邊境地區。
而這,對於手持彎刀的蒙古騎兵而言,除非是有著兵力優勢,否則的話,很難攻破這樣的聯防機制,而零星的小隊,雖然能夠混入大明的境內,但很難對這些擁有民兵的村落造成威脅。
漸漸地,隨著操練進入高潮階段,炮火轟鳴,各種槍械“噠噠”、“砰砰”作響,卜失兔等人的那種失落感越來越強烈,心中更是知道,自己敗了,雖然還未交手,卻已經是敗得徹底底,結局早就註定。
蒙古人引以為傲的馬術和箭術,在這樣的火力覆蓋至下,連一戰之力的能力都沒有,只有挨宰的份兒。
如果說,憑著高超的馬術,戰馬的快速機動性,還可以躲避紅夷大炮的轟炸,但那密密麻麻的火器,還可以連續發射,比如三眼銃、迅雷銃之類的,騎在戰馬之上,連人帶馬,即便速度再快,也是形同於活靶子,只是會移動而已。
相比於卜失兔等人的失落,面色猶如死灰,看臺兩側的圍觀人群,一個個卻是傻眼了,就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從未見識過火器的威力,徹底震驚了,被眼前震撼的一幕所征服了。
白色的濃煙繚繞,席捲整個演練場,向四周瀰漫開來;火光沖天,還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之聲,震得圍觀人群,耳膜生疼,遠遠拴在附近的馬匹,圍觀人代步而來的交通工具,早就癱在了地方,不斷地嘶鳴與驚叫。
操練結束了,但操練所帶來的影響,卻是愈演愈烈,迅速傳遍各個北方的互市城池地區,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餘波還在不斷地醞釀,漸成鼎沸之勢。
陽和城內,宣大總督府....
客廳裡聚集了諸多文官武將,分坐於兩側;英國公張維賢端坐於上上,山西巡撫孫祖壽與其並肩而坐,此刻,大廳的氣氛很是熱絡,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般的笑容,靜靜地傾聽著大同總兵滿桂的彙報。
“總督大人,巡撫大人,操練剛剛結束不久,關外的那些蒙古軍,尤其是之前那些蠢蠢欲動的蒙古族,相繼後撤了二十里,出沒在邊境的那些蒙古人,更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一刻,張維賢與孫祖壽相對而視,會心一笑,極有默契的向對方輕輕點頭,連同兩側的將領,誰也沒有想到,這次的軍隊操練,演示那些火器的威力,效果居然這麼好,遠超預期。
不可否認,明面之上,這次的軍隊操練只是邊軍而為,實則卻是朝廷授意,就是為了震懾那些遊牧民族,大同府和宣府等關外的那些蒙古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