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
當——當——當——
鐘聲不斷地在迴盪,響徹在京城內的每一個角落,街上的行人停頓了下來,駐足尋找聲音的來源;茶館與酒樓等人群聚集之地,客人也停止了攀談,凝神傾聽的起來,竊竊私語般的議論聲悄然響起。
“怎麼回事兒?這是什麼聲音?鐘聲不像鐘聲,鼓音不像鼓音。”
“嘿嘿....兄弟,你一定沒有注意到,朝廷幾天前釋出的一個告示吧?這是皇上讓人鑄造的新計時方式,從洋人的自鳴鐘演變而來,專門用於報時,以便人們校對時間,現在就架設在鼓樓上面。”
“聽這聲響,根據朝廷釋出的告示內容,現在應該是正午了,每到一個時辰點,就會響起一次鐘聲。”
“而且,就在最近幾天,京城就會有相應的鐘表鋪開張,販賣小號的鐘表。”
......
儘管朝廷早就張貼了告示,提前向京城裡的居民講述大本鐘的事宜,但大本鐘第一次響起的這一刻,聲音在迴盪的那一瞬間,在京城內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騷動,人們紛紛議論了起來,言語中滿是嘖嘖稱奇之意。
更有甚者,對於大本鐘極其好奇之人,紛紛湧向了鐘樓附近,想要目睹大本鐘的“真容”,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新奇玩意兒,居然可以自動報時。
就在這個時候,文華殿中,崇禎也在傾聽著這個鐘聲,漸漸地,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意,而站在對面的內閣成員,卻是滿臉的不解之色,皇上將自己等人叫到這裡,難道就是為了一起聽這鐘聲?
現在這個點,可是吃飯的時候,難道皇上要請客吃飯,犒勞內閣成員?
就在眾人心中暗自猜測之時,鐘聲已經停止,餘音還在繚繞。
此刻,崇禎已經清醒了過來,雙眼明亮不已,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微笑,看著內閣成員,突然開口道:“各位愛卿,你們都已經是內閣的成員,不管是各地呈送上來的文書,還是各種奏摺,想必你們已經處理了不少的摺子?對於一個問題,想必你們早就深有體會,並習以為然,覺得司空見慣了?”
崇禎不說話還好,一聽到這番話,眾人愈發的疑惑了,不知道崇禎嘴裡所謂的“問題”,究竟是指什麼?叫自己等人來,究竟是何用意?
顯然,崇禎並未想過能夠得到任何的回應,不等劉鴻訓等人開口,就已經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諸多奏摺之中,十之七八,裡面的內容都不乏溢美之詞,奉承之語,什麼天降祥瑞啊,什麼龍恩浩蕩啊,什麼天象顯示明君,等等,諸如此類,數不勝數,有時候,佔了通篇內容的大半,奏摺顯得十分孔洞而枯燥。”
“不管是朕,還是各位愛卿,亦或是其他臣工,每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的,溢美之詞,雖好聽,卻也浪費時間,極為消耗一個人的精力,去揣摩通篇內容的意義。”
“太祖建國以來,雖然明令奏摺都以楷書書寫,儘可能地簡化遣詞造句,寫得通俗明瞭,但還是改變不了那種恭維和奉承的風氣,臣子的諂媚之心,想要討好君主,博得一個紙面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