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達人秀>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 (1 / 2)

隨著崇禎丟擲這個問題,劉鴻訓和畢自嚴都是心中一動,微微一顫,忽然意識到了什麼,雖未回答,但也是形同於預設,心裡更是非常的清楚,對於一個三百人規模的使節團而言,三百八十餘貫,不僅不多,還是最保守的估計,實際上,花銷還要多得多。

顯然,從始至終,崇禎從未沒有想過,能夠從兩人的嘴裡得到想要的答案,只是看了他們一樣,就自顧自的說了下去,就好像一個人在自問自答一般。

“一個月三百八十餘貫,一般情況下,使團的往返,在大明滯留的時間,通常都是一年,而一年十二個月,那麼,粗粗算下來,一國的使團往返一次,朝廷大概就要撥付五千餘貫,中間還沒有任何的關稅稅收。”

“而這,單純這筆五千餘貫的支出,朕曾經做過了解,相當於日本籌措一次三艘勘探貿易船的全部費用,換而言之,也就是說,日本朝貢的全部支出,整個過程的生活費用,都是由大明在負擔,他們卻是穩賺不賠。”

“不僅如此,有人曾經留意過,日本貿易使團,每次朝貢之時,並不是單純的朝貢那麼簡單,來往的途中,更是做起了買賣,日商利用南北物價的差別,進行投機行為,從而謀取暴利。”

“例如,景泰年間,京城的銀價是一貫銅錢兌一兩銀子,而南京城卻是對賣兩貫,寧波可賣三貫。”

“因此,日本使團大多會在京城收買大量的銀子,然後再到南方出賣,這樣一趟下來,他們可獲三倍之利,再以此錢購買大量的生絲回國,又可賺數倍之利。”

“可是,自始至終,在整個過程中,日本使團不僅白吃白住白拿,還賺取了驚人的利潤,卻從未向朝廷交納分文的稅銀,就那麼的甩甩屁股走人了。”

“而且,在這中間,所有的財政支出,還未算入其他的費用,比如,各國使團進入大明之後,還要有相應一定數量的軍隊,沿途護送,這些開銷,可也是算入大明的財政支出。”

一口氣說了那麼多,猶如連珠炮一般,說完之後,崇禎不僅有一些氣喘吁吁,還有他那稚嫩的面孔也是微微漲紅,明顯是憋得,說得有一些大腦缺氧。

這一刻,劉鴻訓和畢自嚴早就石化了,目瞪口呆地站在那裡,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該怎麼接話,就那麼愣愣地看著崇禎,實在是,眼前的這位年輕皇帝,給予他們太大的震撼。

這多的資訊,還是那麼的詳細,這樣的準備工作,讓他們自慚形愧。

身為戶部和禮部的負責人,當然對接待那些外國使團的流程極為熟悉,特別是相應的財政開支,雖談不上了如指掌,但還是知道一些大概。

由於崇禎所講的這些多是陳年舊事,隨著對朝貢制度的完善,外國朝貢不再那麼頻繁朝貢,兩人並沒有太過直觀的認識和太深刻的體會。

不過,劉鴻訓和畢自嚴還是明白了一點,為何朝貢的藩屬國越來越少,間隔時期為何越來越長。

畢竟,這樣的“朝貢”方式,放在任何的強國身上,每年都是那麼頻繁,也非得被拖垮不可,非得被那些藩屬國“吃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