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裡浮現這些念頭之時,金鎏微微蹙眉,蒼老的面孔凝重不已,看著笑吟吟地王夢尹,正在等待著自己的回覆,心中感慨良多,真是小國無外交,只能被動地接受宗主國的號令。
“王大人,你不是來朝鮮了,你也知道,朝鮮國小民寡,就算是能夠拿出那麼多的軍隊,也不可能全部派出。否則的話,國內的防衛就會非常的薄弱,無法維持國內的社會穩定,若是再有倭寇來犯的話,幾乎沒有任何抵擋的能力......”
儘管王夢尹的臉上依舊掛著笑意,依舊擺出一副上國之官的架子,但心裡已然清楚,透過這些天的頻繁打探,接觸朝鮮的文武群臣,以及收集到了全部相關訊息,就知道,要想指望朝鮮舉傾國之力,討伐建奴,幾乎不可能。
而且,朝鮮王李倧雖然年輕,不過三十四歲,但像皇上一樣,都是那麼的務實,凡事以本國利益出發,並不是一味地支援大明這個宗主國。
“可是,金領相,你也知道,我大明也不是隻是說說而已,只要朝鮮王答應我皇的條件,全力出兵建州,討伐建奴,不僅可以減免朝鮮對東江鎮的助餉,還可以下發一道聖諭,認可朝鮮王對生身父母的追封。”
金鎏的神色愈發地難看了,儘管表面上耐住了性子,不敢發作,但心中卻是在暗想,兩個條件,看似對朝鮮有好處,卻沒有絲毫的實利。
尤其是第一個條件,助餉東江鎮,乃是朝鮮對宗主國大明的示好,現在卻反過來了,以此為要挾,免除東江鎮助餉,倒成了大明對朝鮮的恩惠。
想到這一點,金鎏的心裡就是憤懣不已,感覺憋屈得慌,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宗主國對藩屬國有很大的約束力和影響力,歷代的朝鮮王,都必須獲得大明的認可,予以相應的宗主國冊封,在大明官員的主持之下,舉辦冊封大禮。
如此一來,朝鮮王才是真正的具有合法地位,否則的話,若是沒有大明下賜的誥命和冕服,就是非法的,就會落人口實,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推翻,成為第二個光海君。
“王大人,你乃是上國之臣,想必也知道,並能夠理解,兵者,國之大事也,尤其是對一國宣戰,進行討伐,這些都需要群臣的商議。”
“所以,王大人,關於上國皇上的要求,金某實在不能,也不敢擅作決定,只能說,盡力的促成此事,早日兵發建州,協助上國討伐建奴。”
王夢尹的神色變了,變得有一些不悅起來,心知對方是在和自己打太極,但卻是表現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沉聲說道:“金領相,本官確實能夠理解。”
“可是金領相,你也要知道,時間無多,我大明討伐建奴,收復遼東失地的行動,很快就要結束了。如果貴國再這樣下去,猶豫不決,恐怕就要錯過機會。”
“到時候,一旦戰爭結束,即便貴國做出了相應的行動,出兵建州,對建奴宣戰,恐怕我皇....”
王夢尹的話音戛然而止,但話裡的威脅之意愈發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