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北京城內....
文華殿的後殿之中,崇禎像往常一樣坐在那裡,此時卻沒有在批閱奏章,而是望著對面一人,正是朱一馮。
“朱一馮,朕剛剛收到來自於東南的奏摺,福建巡撫熊文燦、布政使蔡善繼以及福建都司洪先春聯名舉薦你,擔任東南水師的統帥,你又何感想?”
“皇上...微臣我...”
自我貶低不是,自我誇讚也不行,前者有一些辜負熊文燦等人的一番好意,後者的話,卻顯得有一種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感覺,然而,魏黨已除,新朝有著新氣象,朱一馮的心裡著實不甘,想要再次入仕當官,施展自己的報復。
所以,各種情緒與顧忌交織在一起,朱一馮就變得吞吞吐吐起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朱一馮,難道,你自覺不能夠勝任?所以...才會無言以對?”
崇禎那稚嫩的臉上流露出打趣的意味,連連反問了兩句之後,進而徐徐地說道:“朕可是知道,你在福建任職多年,可謂是從最底層一步步升到福建巡撫,政績卓著,斐然無比,不僅對地方的行政極為了解,更是對東南的形勢一清二楚,有著清醒的認識。”
這個時候,不等朱一馮做出任何的回應,崇禎忽然轉移了話題,來了一句:“嗯...這樣吧,朱一馮,咱們先不談論東南水師的事情,你先講講東南的形勢,讓朕聽聽,也好有一個更加真實的瞭解,大到外國與朝廷形成的態勢,小到福建的情形,事無鉅細,你都可以說說。”
很顯然,崇禎的這個要求,正中朱一馮的下懷,有了闡述自己觀點的契機,使得他沒有剛剛的顧忌,語氣更是能夠說明這一點,整個人變得侃侃而談起來。
“啟稟皇上,從大的方面來講,在東南沿海,對於朝廷威脅的國家無非是日本、佛朗寧和紅夷,而朝廷一直有個認知誤區,佛朗寧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指得葡萄牙和西班牙,紅夷的正確稱呼,應該是荷蘭。”
“當然,還有最為重要一點,朝廷面臨的威脅,還有日益猖獗的海盜,絲毫不比那些洋人、倭寇少多少。而且,有時候,三者往往是勾結在一起,滋擾與燒殺擄掠我國沿海百姓。”
看到崇禎聽得很是認真,頻頻點頭,朱一馮就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勵一般,神情顯得愈發自信起來。
“自從豐田秀吉死之後,尤其是經歷過朝鮮戰爭,日本從此一蹶不振,開始趨於閉關鎖國的政策,只是留有幾個海港,江戶作為主要對外通商之地,便於與我國以及洋人進行經商往來,所以,倭寇已經是不足為慮,威脅性不大。”
“所以,僅就目前的形式來講,朝廷在東南沿海的隱憂,也就是洋人和海盜,尤其是兩者經常是互為表裡,暗自勾結在一起,搶劫福建和廣東的沿海城鎮鄉村。”
“不過,由於特許可以和我朝進行生意往來的原因,相對而言,佛朗寧...呃~也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和朝廷的關係要好許多。”
“同時,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沒有獲得許可,可以與我朝進行生意往來,西班牙極為眼紅,不僅頻頻打劫兩國的商船,更是經常襲擾東南沿海的百姓,和海盜的關係最為密切。”
這個時候,崇禎已經對東南的形勢有了一個清晰的瞭解,並在腦海裡勾勒出那麼一個畫面,勢力分佈圖。
朱一馮的話音剛落,崇禎雖然聽得頻頻點頭,一副意猶未盡和贊同的樣子,卻沒有任何的言語回應,而是露出沉吟之色,轉而說道:“嗯...那你就講講福建的情況吧。”
這一次,朱一馮沒有立即的回答,而是流露出思索之色,不過,用鄭重的樣子來形容,要更加的貼切一些,似乎是組織好了語言,這才予以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