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達人秀> 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 (2 / 2)

文官的骨氣在一點點的被消磨,忠心在流失。

當然,之所以被皇家打壓,被皇帝殺了一波又一波,也有文官自找的交過,更多的是咎由自取,賦予更多的權力,他們就會忘乎所以,妄想限制皇權,擁有更大的權力,卻忘記了他們的權力是誰給予的?

一高興,帝王可以給他們莫大的權力;如果惹得帝王不高興,不僅僅是收回權力那麼簡單,還有他們的性命!

忽然間,賈亦韜不禁想起了關於崇禎的一些歷史記載,他的可憐之處不是在於前幾位皇帝留下了一個爛攤子,而是在於他的才能不足,不足以應對此時的時局。

心計雖然厲害,卻不能彌補在治國上的短板。

尤其是在猜忌和急功近利之心的作用之下,更是將這種短板無限放大,使得大明的各種問題越來越嚴重,加速發展。

別得不說,僅僅就武將一事之上,舉一個最能反映問題的例子,崇禎的猜忌之心影響有多麼的嚴重。

登基之初,朱由檢在崇禎三年開得武科取士,遴選武狀元,參加者如過江之鯽,紛紛湧入京城,場面不可謂不壯觀,不可謂不熱鬧。

首次的武科會試,一下子就錄取了一百二十人之多,全都充實到軍中,補充急缺的一些將領職位。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武將受到崇禎的猜忌,沒有死在敵人之手,或卻倒在自己人的屠刀或軟刀子之下,是被陷害而死,或是身陷囹圄之中,使得隨後的武科每況愈下,參加的人越來越少。

等到崇禎十年之時,也是朱由檢開得最後一次武科開試,居然無人參加,潦草收場。

僅此一點,足以說明,無人敢在崇禎的手下為將!

資訊雖多,卻是在賈亦韜的腦海裡一閃而過,想到崇禎年間的武科取士,賈亦韜又想到了民國時期的黃埔軍校,為國民黨培養了許多的卓越將領,即便是共和國的十大元帥,多數也是出於黃埔軍校。

剎那間,賈亦韜的嘴角微微上揚,現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心裡暗想:“對啊,我也可以創辦一個皇家軍事學院,專門培養軍事人才,唯有職業軍人,灌輸過忠君愛國的思想,才不會脫離控制,才不會輕易反叛。”

一念及此,賈亦韜重重地點頭,愈發堅定了這個想法。

縱觀歷史,歷史上有名的武將,忠君愛國的將領,幾乎都有著很高的教育素養,別得不說,宋朝時的楊家將、岳飛等人,那個不是文武兼備之人?

還有近的戚繼光和鄭成功,兩人都有文人的背景,都是識文斷字的讀書人,後來才成為的武將。

當然,僅就此時而言,鄭成功還只是一個四歲的幼童,遠在日本。

究其原因,經過儒家文化的薰陶,無形之中,在增加武將文化素養的同時,也在他們的思維上加上了一個桎梏,忠君的信念遠比文官來得更加強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