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否認是李蛋和他背後的公司將脫口秀帶到了新的高度,回想脫口秀第一季的寂寂無名,到第三季,第四季的封神段子層出不窮.....
也讓脫口秀從小眾娛樂方式變成了大眾所知的語言藝術表演...讓脫口秀深入人心,成為了與相聲,小品一個類別的喜劇分類。
但是......
當熟悉的資本開始推動這個圈子的時候,當飯圈文化的外衣慢慢的包裹著這些成名的脫口秀藝人的時候。
當聽一次脫口秀的費用要高於自己喜歡的明星的演唱會的時候....
就令人不僅感覺很尬,很木,很虛假....
這快樂既然我看不起,那不要也罷。
當然,如果作品一直很優秀,那也無話可說.....
就像我們期待的歌手的演唱會,質量是有保證的,哪怕翻車了,我們也可以高喊退票.....
可脫口秀的快樂呢。
要是我們不樂怎麼辦嘛?
退票麼?
要是我們不僅沒感覺到快樂,反而被深深的冒犯到了之後,覺得自己浪費了這時間和精力,還不如手機刷會兒短影片,或者看小姐姐跳個舞蹈.....
那怎麼說?
你們會感慨,怎麼現在的觀眾理解不了喜劇和快樂是吧?
就像是那些爛片的導演的甩鍋臺詞。
又或者你們會解釋一下哪裡有梗,哪裡好笑,哪裡有內涵,哪裡是諧音梗....
不可否認有些出乎意料的諧音梗卻是有錦上添花的效果,那是建立在原先的脫口秀作品已經有主題,有內容,有表演風格的基礎上的。
可全是諧音梗的脫口秀.....
就彷彿賺錢後飄了已經遠離生活和大眾,變得江郎才盡的作品。
令人唏噓.....
讓人想到了曾經有一個劇組拍戲,編劇將劇本遞給演員的時候說。
這裡面有256個笑點,跟著表演出來就行了。
什麼時候....
是不是笑點,觀眾會不會覺得好笑,都需要你來引導了?
上一個試圖從時尚潮流這一塊,引導觀眾的已經被罵翻天了。
你們這些行業的高層人物,可以在內心裡不把百姓當一回事.....
可以內心裡的表示:老百姓懂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