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七二一章 袁術的心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二一章 袁術的心思 (1 / 2)

劉表老邁的面龐之上平靜無波,聽了蒯良的話,輕捋鬍鬚,淡聲問道:“子柔此言是何意?”

“主公!”

蒯良躬身行了一禮,而後緩緩解說道:“若是在以往,對於膽敢侵犯主公轄地的賊子,自當以雷霆手段鎮壓。只是,如今荊州東南方向不安穩,主公卻是不宜兩面開戰。孫堅之子孫策,先是聚攏其父舊部,更是用傳國玉璽從袁術處借來數千兵馬,總計五六千的兵馬,從歷陽渡江而戰,並擊敗了劉繇。劉繇放棄丹徒西逃。於是孫策令朱治從錢塘進攻吳郡,吳郡太守許貢在由拳抵抗朱治,朱治大敗許貢,許貢逃走依附山賊嚴白虎,朱治於是代理吳郡太守的職責;其後,孫策進攻會稽。王朗敗潰後投降,於是會稽平定。佔據會稽後,孫策將原有長吏全部更換,自己兼任會稽太守,又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廬陵郡,以孫賁弟弟孫輔為廬陵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如今江東一地皆入孫策之手,其兵馬屯於鄱陽湖一帶,大有進犯荊州之勢。張濟雖亡,卻與李傕和郭汜二賊有舊,倘若主公『逼』迫太甚,恐張繡去尋李傕和郭汜二賊尋求救兵。到時,主公怕是要南北兩面對敵,荊州雖有披甲之士十萬,將士皆肯效死命,然則,兩面開戰終歸於主公不利。既如此,何不招攬張繡,或可解北部威脅。”

“子柔之言令吾茅塞頓開!”

劉表感慨了一句,卻也沒有當即作出決定,而是看向蒯越和蔡瑁等幾人,問道:“子柔之言諸位以為如何?”

蒯越雖然和蒯良同樣的姓氏,實則是兩家人,並非演義中所說的兄弟。當然,說是兄弟也沒錯,兩人的祖上是同個宗族出身,後來或許因為分家的原因,如今嚴格來說已經是兩家人了,血脈也早已非常淡薄。不過,荊州多士族,彼此之間多有聯絡,或結拜、或聯姻,使得家族不會陷入孤身奮戰的處境。而蒯越和蒯良兩家人有同樣的先祖,組建同盟自然是更加輕鬆的事情。

因此,蒯越上前道:“主公,屬下以為子柔所言甚是。孫策此人勇猛,有小霸王之稱,然則,他卻有著細膩的心思,並非如霸王那般有勇無謀。如今,其麾下兵馬數萬,戰船上千,雖還差我荊州多矣,一旦主公與張繡交鋒,到時孫策必然會趁機出兵,自鄱陽湖出兵江夏,局勢卻是不利於荊州。敢問蔡將軍,若是張繡和孫策二人同時進犯荊州,蔡將軍能否阻攔住他們的兵馬?”

荊州負責軍事的便是蔡瑁,主要原因便是因為蔡瑁的二姐是劉表的繼妻。當然,劉表也不會傻的把兵權都交給蔡瑁,荊州兵馬的兵符一半在蔡瑁手中,有戰事的時候,劉表才會把兵符給蔡瑁,戰事結束後便要上交。而荊州的兵馬認可的還是劉表,即便蔡瑁拿著兵符反叛也沒用,除非等劉表死了,繼承人得不到荊州百姓的認可,或許蔡瑁還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基於自己的老婆是蔡瑁的姐姐,劉表對蔡瑁的信任終歸比蒯良和蒯越他們多些。故而,蒯越把問題扔給蔡瑁,讓他來解決便是。

雖然,蔡瑁很想大氣的說一聲兩面開戰沒有問題。奈何他自知自己的能力,兩面開戰是決計沒可能的。當然,如果把荊州內其他有能力的人士啟用,或許不會有多大問題。然而,蔡瑁怎麼可能會給那些人機會,荊州如今算的上他蔡家一家獨大,蒯家、黃家等幾個士族之家可與蔡家分庭抗禮。若是再讓其他家族的人冒頭,說不定他們蔡家的地位就會越發的弱了,故而,蔡瑁即便知道蒯越的用意,也只能順著他的話說下去。

當下,蔡瑁上前,說道:“主公,荊州一地承平日久,境內百姓對於戰爭皆有厭惡之感,雖有披甲之士十萬,可傾力一戰計程車兵怕是不過半數。一旦讓那些不願上戰場計程車兵參戰,說不定會因此而影響我軍計程車氣。故而,若是兩面開戰,怕是有些力有不逮。說來此事也怪屬下,有些疏忽大意了。今日之後,屬下自當全力『操』練士兵,若再有如此事件發生,我荊州上下皆是敢戰士兵。”

當初劉表單騎入荊州,靠著蔡家、蒯家等幾個士族的支援,召集壯士,才將荊州平定。而後,這些年天下各地皆有戰事發生,唯有荊州一地相對平安,不說反叛之人,連盜賊都沒有幾個。因此,士兵疏於『操』練,也產生了厭戰的情緒。否則,若是士兵個個都想著戰爭立功,不要說張繡和孫策兩面敵人,怕是與天下人為敵他們都不會有絲毫的懼怕。

“嗯!”

對於蔡瑁的請罪,劉表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隨後說道:“既然諸位都覺得如今我荊州不宜兩面開戰,那麼,便依照諸位的建議,招攬張繡,而後全力應對江東孫策。本州牧倒要看看,孫堅之子是否如其父一樣厲害。”

“是,主公!”

在場幾人應了一聲,隨後便離去安排此事。首先,劉表先是在公開場合發表宣告,說“張濟因窮途末路來我荊州借糧,我作為主人卻沒能盡到主人的禮儀,反而讓張濟因此而喪命,深感痛心,當派使者前去弔唁”,劉表的話自然傳入到張繡和其麾下將士耳中,皆感慨劉表的仁義。其後,為表誠意,劉表遣蒯越前往張繡營中,邀請他們駐紮於宛城,當是對張濟不幸遇難的賠禮,並且,宛城由張繡全權做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於劉表的‘大恩大德’,張繡感慨痛哭不已,並向劉表保證,定然守住荊州北邊門戶,不會讓一個敵人越過宛城。

如此一來,劉表算是安撫住了張繡,而後,自是厲兵秣馬,準備迎戰江東孫策。

荊州臨近的揚州,袁紹在壽春也同樣得到了訊息。

“啪!”

當時正喝著美酒的袁術,當從探子口中聽到天子聽從袁常的建議遷都幽州之時,頓時怒的將酒杯狠狠的砸到地上,並且大罵道:“袁常那個妾生子,何德何能讓天子遷都幽州,定然是使了什麼下作手段。說不定,他跟那董卓賊子一樣,脅迫了天子。如今朝廷衰微,真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騎到朝廷的頭上了。”

此刻圍坐於袁術身邊的皆是他親信之人,見袁術如此憤怒,皆思索良策,以此討好之。

長史楊弘素來都能揣摩到袁術的心思,因此能夠得到袁術的歡心,眼珠子一轉,他便有了一個想法,湊近袁術耳邊,低聲說道:“主公,如今劉氏的天下已經衰微,就連天子自身的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可見氣運已經到了盡頭。主公可知昔日漢武帝時曾言:‘漢室天下將有災厄,代漢者,當塗高也’,塗為途,主公表字正應其理,其次,主公還從孫策手中得到了象徵著國運的傳國玉璽,可見主公取而代之乃是上天早有定數。區區袁常不過脅迫天子罷了,如何能與主公登基為帝相提並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