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六六二章 被坑的袁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六二章 被坑的袁常 (2 / 2)

“原來如此,公子你不是幽州人,倒是可以理解。”大爺搖頭晃腦的嘆息了一聲,似乎在感慨徐庶沒有出生在幽州,見徐庶一臉的不解之色,或許是被徐庶那句‘逝去的祖父’給感染到了,當下他的神情也更加溫和,出言解釋道:“若是幽州的子民,不覺得幽州牧仁善,那良心真真是被狗啃了。自從新的幽州牧上任之後,咱們老百姓的日子是愈發的好過了,生活也有了奔頭,只要老實本分的幹活,都不愁吃穿,家裡的日子都能好起來。公子你看看這街道邊上,是不是與老漢我都差不多年紀的人在叫賣,他們家的孩子可都是在這附近幹活的。要是在以往,咱們這些老骨頭哪裡敢上街叫賣,一不小心就被人打傷了,運氣不好的,說不定就死了,找官府都沒地方講理。按老漢我說的,死了倒還好,就怕被打傷打殘了,不治孩子們又不肯,治了就要掏空家底,拖累孩子們。但是,如今咱們這些老骨頭都不用害怕了,堂堂正正的在這街上叫賣,誰敢欺辱我們,要問問幽州牧會不會答應,嘿嘿。”

徐庶再次舉目望去,正如大爺所說的,街道兩邊叫賣的多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娘,而且每個人的臉上都很熱情,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大爺,如此說來,現任的幽州牧確實仁善。不過,小子以前雖在冀州,但是也曾聽聞前任幽州牧劉虞也是仁善,難道就不管這些事嘛?”徐庶依然是衣服好奇寶寶的表情,劉虞的名聲確實不錯,當然,這些都是傳聞,至於實際情況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仁善?說起來倒也不錯!”

武大爺的臉上露出一抹古怪的表情,說不出是在感慨還是嘲諷,只聽他幽幽說道:“是啊,沒錯,確實仁善。對於我們這些尋常百姓而言,只要當官的不壓榨迫害我們,都算得上是仁善了。當然,仁善的說法可不是咱們這些尋常百姓說的,都是那些讀書人歌功頌德,在咱們眼裡,前任幽州牧算得上是個好官。”

聽了武大爺的話,徐庶頓時心頭一震。

沒錯,普通的百姓只管自己的生活如何,會不會被當官的壓榨迫害,若是當官的不會壓榨迫害百姓那就是個好官,至於說仁善,大部分的百姓都沒讀過書,知道仁善是幾個意思?而歷朝歷代,言論權都掌握在朝廷和世家大族的手上,他們怎麼說百姓就怎麼聽,朝廷和統治者階層怎麼宣傳一個人,百姓就覺得那個人是怎樣的,或許也只有身處其鏡的人才知道真實的情況。劉虞在幽州就任的時候沒有壓榨迫害百姓,而且還保護了世家大族的利益,那麼,讀書人自然會把他宣傳成仁善的典範,而在幽州百姓的眼中,劉虞只是一個好官,因為劉虞沒有壓榨迫害他們,至於仁善那就不得而知了。

徐庶若是沒有跟武大爺聊天,或許他也覺得劉虞是個仁善的官員,可是,從武大爺的口中他才得知,事實並非如此。而在這一刻,徐庶覺得袁常的新制度很有必要推行,因為新制度中有一條,但凡執政者必須從底層起步,並非如原先那般,被推舉之後就可以直接當上高官。不要說縣令只是個七品的官員,但是,這其實已經算是很大的官員了。富裕的縣人口十幾萬,貧困的縣也有數萬,這樣一想,就讓人心驚了,一個人直接上任當縣令,對於百姓而言有什麼益處?要知道這些縣令多是世家大族子弟出身,他們又有幾個懂得民間疾苦?

“若非武大爺你所說,小子卻是不知其中詳情。”徐庶悠然長嘆,似在感慨自己的愚昧,也似在感慨自己的無知。

“公子言重了,咱們的要求不高,只要日子能過得去就行了。”武大爺很是普通的一句話,但是卻讓人覺得這話中承載了多大的重量,讓人覺得沉甸甸的。不過,緊接著武大爺的臉上露出狂熱的表情,略顯激動的說道:“以前咱們覺得日子只要能過得去就好了,但是現在,新的幽州牧上任之後,咱們的日子不僅是過得去,還會過得越來越好。就算我們自己不想日子過的好,幽州牧都不會答應,幽州牧是個真正仁善的好官。我們不管那些讀書人怎麼說,我們自己看得見,誰是真心為我們這些百姓的。所以,我們不能辜負幽州牧的好意,一定要努力讓生活過的更好,這樣也算是報答了幽州牧的厚愛。”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沒有碰到袁常這樣的官員之前,劉虞確實值得稱頌。但是,跟袁常這樣的官員一比,劉虞那就只能狗帶了。朝廷和世家大族是喉舌不錯,但是百姓也有自己的眼睛,有些事不是說就能行的,還要去做,這一切百姓都看在眼裡一目瞭然。

“大爺你說的極是,幽州的百姓多幸運,能遇上這樣的幽州牧。”

“嘿嘿,那是,所以老漢我替你感到可惜,沒身在幽州。以老漢的眼裡來看,公子的能力肯定不差,身在幽州的話只要努力,萬貫家財必然不是夢想。”武大爺為徐庶惋惜了一陣,聊了這麼些時間,跟徐庶愈發的熟稔,頗有些停不下來的趨勢,當下又低聲說道:“公子,老漢覺得與你有緣,不怕告訴你一件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爺請講,小子的口風緊實,必然不會說出去的。”徐庶看武大爺這神秘兮兮的表情,似乎要告訴他們什麼秘密。

武大爺的目光在左右掃了掃,見無人靠近,這才說道:“其實,當初幽州牧有規定,家中獨子者不得上工,身有疾病者也是如此,若家中有多個子女,必須留人在家中照顧老人。不過,老漢我三個孩子都出來做工,不僅僅是老漢,就老漢所知道的,街坊領居多是讓家中子女出來做工。”

不用武大爺說,徐庶自然知道這一條規定。以往勞役是百姓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如今這些百姓卻是歡欣鼓舞,這就是差距。

徐庶臉上故意擺出一副不解的表情,問道:“大爺為何如此,莫非幽州牧給的工錢多?還有,就算工錢多,難道你們就不怕被剋扣了?”

原本,袁常確實打算加工錢來提高百姓的積極性,但是,最後被郭嘉他們給勸下了。幽州的建設並不是一天兩天,如今幽州府庫的錢糧也不多,若是一下子提高待遇,對後期的建設反而會造成阻礙;而且,提高待遇只會破壞市場的有序進行。所以,在郭嘉等人的教育下,袁常算是明白了,其實官府一般給勞役的待遇不算差,只不過中間被層層剝削,最後到了勞役手上的不多,才讓人覺得勞役是很悲苦的事情。

其實,袁常也是被那些穿越前輩給坑了,動不動就給自己手底下的百姓更好的待遇,來展示自己的王八之氣,這樣做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多勞多得,付出多少,收穫多少才是最正確的。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