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六二六章 人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二六章 人選 (1 / 2)

幽州北京城守府

袁常率軍出征高句麗,郭嘉這個頭號軍師也跟隨而去,如今幽州的一應事務便由荀諶、董昭和徐庶幾人協同處理。 .而龐統自從得知袁常便是他要追尋的人之後,也在徐庶的推薦之下,擔任了縣令之職。雖然是徐庶推薦的,但是其他人並不知道龐統的能力,畢竟他們不是袁常這種穿越者,看在徐庶的面子上給個縣令的職位已經算是破格了。對此,龐統自然沒有什麼不滿的,既然袁常是他認定的那個人,他當然要表現一番自己的能力。

政事這方面有荀諶、董昭和徐庶幾人坐鎮,處理起來自然是遊刃有餘。畢竟只是一州之地,以他們幾人的能力,出閣入相都沒有問題。而軍事這方面,自然是有趙雲、韓恂等人協調。早在建立勢力之始,袁常就主張軍政分治,所以,大家並不會互相干涉。趙雲坐鎮京城,反抗勢力也在最初就被平定了,故此,也沒有什麼『亂』子,幽州境內倒是顯得極為平靜。但是,這股平靜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暗流卻是無人可知了。

“諸位,主公來信,令我等挑選官吏前往高句麗就任,不知你可有想法?”

議事廳內,幾人安坐木椅之上,荀諶掃視一眼,淡聲問到。話說這木椅還是袁常讓木匠打造出來的,剛開始的時候眾人還覺得有些怪異。畢竟,從春秋戰國之時流傳到現在,都是跪坐議事,哪裡有椅子坐的?而椅子開始流傳,也是在唐朝之後開始,李唐身上有胡人血脈,故此對於中原的風俗並不是很刻板的要遵從,所以就將胡人的木凳拿來使用,最後漸漸的演變成椅子。不過,從剛開始的怪異到最後接手,根本沒用多長時間。跪坐和坐椅子議事,只要是個正常人都知道如何選擇。如果是富貴人家還好說,議事的時候還會放個墊子,尋常人家議事跪坐半天,等議事結束的時候,兩條腿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

董昭捋了捋短鬚,笑道“友若,以主攻的秉『性』,想來不會強制調令,而是會讓他們自己選擇去或是不去,然也?”

“甚是在理!”

“哈哈!”

議事廳內幾人不由得大笑起來,雖然他們沒看到袁常信中的內容,卻是也猜到了七、八分,顯然袁常的『性』格他們也都是極為了解了,大致都能猜到了他的想法。古時候的階級制度是非常嚴格的,上級讓你去做什麼你根本沒的反抗,就如皇帝讓你去做一件事,你不做那就是欺君之罪了,可見階級分明。而會像袁常這樣讓人選擇的主公,替人著想的卻是不多,因此,幾人面上輕鬆之餘,內心也慶幸自己能跟隨這樣的主公。

“公仁,若是主公在此你還敢這般說話,吾倒是想看看主公會作何反應。”荀諶笑罵一句,隨後便將書信傳遞給眾人觀看。雖然他不會假傳袁常的命令,不過,讓大家一起觀看袁常的命令卻也是在情理之中。

“嗯!”

董昭看完信之後,低頭沉『吟』了片刻,道“主公的命令我等自然不會反對,當立刻開始挑選人手前去高句麗。不過,除卻普通的官吏之外,還應當挑選一人能夠主持高句麗的大局。畢竟高句麗與幽州相距甚遠,若有不諧之事發生,亦可有人能夠臨機決斷。”

“公仁此言在理!”

對於董昭的建議,荀諶自然不會反對,這本也是他心中所想。只不過對於要讓誰去高句麗主持大局,荀諶倒是有些為難。按理來說,他、董昭或者徐庶有一人去那是最好的,但是,因為現在他們不知道袁常的具體想法,所以他們幾人都不是太適合。所以,只能從幽州境內各郡挑選人手。

“不知諸位可有適合人選?”

荀諶的問題丟擲來,大家都開始皺眉沉思。如果說是幽州各郡的長官人選,他們分分鐘能夠說出一堆名字來。但是,如今要接手的是高句麗,那人選自然要特別。否則,能不能鎮得住高句麗都不一定,要是沒多久把高句麗給搞砸了,他們都不知道要如何面對袁常對他們的信任了。

片刻之後,徐庶抬頭看向幾人,道“諸位,要擔任高句麗的主官,此人必須要對於高句麗的實情相當瞭解,否則,不瞭解高句麗的實情,前去高句麗就任只會適得其反,然否?”

“元直此言甚是!”

對於徐庶的話他們自然是認同的,正所謂因地制宜,要是連高句麗的具體情況都不瞭解的人,又怎麼可能治理好高句麗。

“其次,觀主公之言行,對於異族之人並不友好。故此,此人也當有殺伐果斷之心,但有不從者,能狠得下心來,然否?”

跟隨袁常這麼久了,他們自然知道袁常對於異族人不是一般的狠。按照袁常的『性』格,如果高句麗的人不聽話,估計他會把整個高句麗給毀滅了也不會在乎。雖然他們不知道袁常為何對異族人如此厭惡,不過荀諶、董昭、徐庶他們也不是什麼迂腐的人,會抱著友善的態度對待異族。可以說,在唐朝之前,漢人對異族人的態度歷來都是不太友好的。唐朝的時候,因為李世民為了他天可汗的稱號,對異族人相當友善,有唐一朝,異族人在朝中任職的不在少數,單單是李世民麾下的異族大將都不少;而宋朝的時候,從遼國、西夏、金國再到蒙古,都是被吊打的份,或許是被揍的多了,總是強調與異族友善,這隻能說是一種畸形的友善;而南宋之後,程朱理學的發展,讓中原人都有種天朝上國的風度,對待異族更是要親如一家,像明朝的時候有十五不徵之國就可見一斑了。況且,高句麗嚴格來說不算是純粹的異族,可以說是罪人之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何解?

高句麗最初只有土人,也就是高句麗的原住民。而在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呂氏外戚專政,後來劉氏皇族發難,陳平、周勃等人響應誅殺呂氏,並且將皇帝劉弘給廢除,迎立新帝劉恆,也就是漢文帝。而呂氏外戚以及當初附庸的官員、將領都被髮配到高句麗,其後的犯官及罪人多有發配到高句麗的,因此,如今的高句麗人多是中原罪人之後與高句麗土著結合而成的。因此,高句麗人從這一點來說,也算是半個漢人了。

不過,是不是半個漢人對於荀諶他們來說並不重要,關鍵的還是派去高句麗的主官要有足夠的手段鎮壓一切不平。

“如元直所言,符合這些條件的倒也不少。”

人選所要的條件已經考慮完畢,那麼,符合的人也就不難想了。

“原昌黎郡太守周景,多與高句麗有所交往,且為人剛正,手段也是頗豐,此人可為高句麗主官人選否?”荀諶率先推舉了一個人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