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六零零章 呂布用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零零章 呂布用計 (2 / 2)

按照曹操和戲志才的考慮,呂布似乎無意佔領兗州,再加上他認為呂布有勇無謀,覺得拿下呂布應該很簡單。但是,沒想到,跟呂布戰了幾場,都是失利,讓曹操鬱悶的同時又感到疑惑,呂布到底有沒有佔領兗州的想法。正在這時,被田氏派來詐降的屬下也到了曹操營中。密信上說:“呂布已往黎陽,城中空虛。萬望速來,當為內應。城上插白旗,大書‘義’字,便是暗號。”

曹操見了書信,頓時大喜。

卻說曹操作為一個梟雄,其奸詐自然也是非同一般。因為此前呂布是要準備放棄兗州,去徐州攪風攪雨了,故而軍中有士兵在收拾包袱。而曹操在城中也有自己的細作,知道這個情況,再加上幾場戰鬥失利,而且也沒聽說呂布麾下有什麼出眾的才謀之士,因此,並沒有認為這是呂布的計策。

曹操沒有懷疑,戲志才卻是有些顧慮。不過,若是真的也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便勸說道:“呂布雖然有勇無謀,然則,亦需防範其是否有詐。故而,屬下以為,明公此去,當將兵馬分為三隊,兩隊埋伏於城外接應,一隊入城。倘若有詐,亦可進退自如。”

對於戲志才的提議,曹操也沒有反對。在歷史上,因為陳宮輔佐呂布,曹操知道陳宮能力不俗,只是因為不是太出眾,卻也是中計了;如今,陳宮更沒有在呂布麾下,曹操更是不會有半點懷疑了。當然,在三國裡,說的是劉曄勸諫曹操這麼做,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劉曄是在官渡之戰的前一年才投效曹操,又怎麼可能給曹操提出建議呢!

劉曄作為曹魏後期的人才,能力也是極為出眾的。

劉曄二十多歲時,天下大亂,揚州地方的豪強們大多不願抑強扶弱而且狡猾殘暴。揚州當地有鄭寶、張多、許乾等人擁兵自重,其中以鄭寶最為驍勇果斷,才能和力氣都很突出,為當地人所忌憚。當時鄭寶想擄略百姓渡過長江到江南地區,看中了劉曄是當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強逼他倡導這個計謀。劉曄知道後很害怕,但都沒有被鄭寶找到。此時曹操派使者到揚州,劉曄去見使者,論及當前時勢,並請使者在他那裡停留數日。鄭寶於是帶數百人帶著牛和酒迎接使者,並等待劉曄。劉曄則在中門外設酒菜飯席給鄭寶部眾,自己則與鄭寶在內宴飲,並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機會殺掉鄭寶。但鄭寶原來不好酒,並且很留意他們,令那人不敢下手。劉曄於是親手用佩刀斬殺鄭寶,並斬他的頭下來,向他的部眾恐嚇:“曹公有令,敢有動者,與寶同罪。”部眾見此都很震驚和害怕,跑回營舍。當時營中尚有精兵數千,劉曄為防他們作亂,即騎鄭寶的馬匹到鄭寶的營門前,向一些首領陳說禍福利弊,最終眾人叩頭迎納劉曄。劉曄入營後安撫群眾,令眾人歸服,更推舉劉曄為新首領。但劉曄見漢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擁兵,與是將那些部曲都委託給廬江太守劉勳。劉勳當時在江淮之間有很強的兵力,受到孫策的忌憚,於是孫策派使節特以卑下的言辭和財寶要求劉勳代為攻打上繚城。劉勳相信孫策,更因收得財寶而十分高興,各人都祝賀,但劉曄則不感喜悅。劉勳詢問,劉曄則說:“上繚雖小,城堅池深,攻難守易不可旬日而舉,則兵疲於外,而國內虛。策乘虛而襲我,則後不能獨守。是將進屈於敵,退無所歸。若軍今出,禍今至矣。”但劉勳不聽,堅持出兵。而孫策果時從後乘虛襲擊劉勳,劉勳失敗後,於建安四年投奔曹操,劉曄亦跟隨。

劉曄建安四年才投奔的曹操,如今曹操還沒有挾持漢獻帝,如今自然不可能是在曹操麾下。而劉曄跟荀彧一樣,都得到許劭的評價,只是有一點不同而已。許劭對荀彧的評價是“王佐之才”,而對於劉曄的評價,卻是“佐世之才”。

簡單來說,所謂的“王佐之才”便是表示有輔佐帝王的能力;而“佐世之才”則是輔佐一地,可為一城,一郡,或者一州,輔佐帝王就不適合了。

其實,從後來劉曄的表現來看,他也確實不適合輔佐帝王。

當時,劉曄得到曹叡寵信親近,有一次曹叡打算攻伐蜀漢,朝臣都說不可以,但劉曄私下卻對曹叡說可以;後出去和朝臣又說不可以,因為劉曄的膽識,說時都好像是真心的,曹叡和各大臣都沒有懷疑。當時中領軍楊暨被明帝寵信,亦敬重劉曄,他是最為反對曹叡伐蜀的大臣,劉曄與楊暨見面時亦有向他說不可攻伐的理由,楊暨於是以為劉曄一定會支援自己。到後來楊暨再和曹叡討論攻伐蜀漢之事,楊暨懇切地進諫反對;曹叡指責他是儒生出身,不通軍事,楊暨因而搬出既一直反對伐蜀,亦是重臣的劉曄去勸告曹叡,但曹叡卻一直聽劉曄說可以攻伐,於是找來與楊暨對質,但召見時劉曄卻不發一言。後來劉曄再私下見曹叡,劉曄指責曹叡不應將伐蜀大計隨意告訴其他人,更稱懷疑蜀漢已得悉曹叡要來攻的情報;曹叡更是感謝劉曄。後見楊暨又指責他對君主進言過於直率,應要婉轉地表達;楊暨亦感謝他。有人見到劉曄這樣巧妙奉迎這兩方面,甚為厭惡,於是嚮明帝詆譭劉曄,更建議明帝召見劉曄時特地以與自己相反的意見來問他,如果每樣他都表示同意,就表示劉曄他是揣摩上意了。後來曹叡一試,果然如此,更因此疏遠劉曄。劉曄因而發狂,在太和六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鴻臚。兩年後再任太中大夫,及後死去。

任何一個天子,最反感的便是揣摩上意的大臣,在天子心中看來,他們是天之子,自己的想法怎麼可能被凡人給看穿。因此,劉曄作為一個大臣,去揣摩曹叡的想法,自然是不得曹叡的喜歡,最後權利被架空,成為一個有名無實的大臣。由此可見,許劭評價劉曄有“佐世之才”也是相當正確的。

卻說曹操率軍來到城下,見城上遍豎旗幡,西門角上,有一“義”字白旗,心中暗喜。是日午時,城門開處,兩員將引軍出戰:前軍侯成,後軍高順。操即使許褚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敵不過,回馬望城中走。許褚趕到吊橋邊,高順亦攔擋不住,都退入城中去了。數內有軍人乘勢混過陣來見操,說是田氏之使,呈上密信。信上說:“今夜初更時分,城上鳴鑼為號,便可進兵。某當獻門。”曹操撥夏侯惇引軍在左,曹洪引軍在右,自己引夏侯淵、李典、樂進、許褚四將,率兵入城。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操喝曰:“我不自往,誰肯向前!”

遂當先領兵直入。(未完待續。)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